当前位置:平毅 -> 阶段成果

四一班课堂倾听现状调查

上传:平毅(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4月17日      状态:正常

 

四一班课堂倾听现状调查及分析

表一学生课堂倾听状态统计表

题目

选项

所占百分比

1你认为听、说、读、写哪个最重要

A

76.7%

B

3.3%

C

20%

D

20%

2你喜欢听别人发言吗?

 

A很喜欢

66.7%

B不喜欢

3.3%

C无所谓

30%

3语文课堂上,你认真听吗?

 

 

 

A、从不开小差、不变小动作、不讲悄悄话。

3.3%

B、偶尔会开小差。

86.7%

C、很少认真听

13.3%

4你认真听的主要原因是:

 

A、语文老师讲得生动。我喜欢听

46.7%

B、认真听会得到表扬或奖励。

20%

C、语文老师要求我们要认真听。

33.3%

5在语文课堂上,你什么时候最认真听?

 

A、刚上课时。 

16.7%

B、语文老师上讲新知识时

80%

C、同学发言时

 

D、讲评练习时

13.3

问题1的说明:更多的同学喜欢用倾听的方式学习,这种方式获取知识较直接,且大部分学生具备倾听的能力,为培养倾听习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问题2的回答数据表明: 大部分学生是喜欢用倾听获取知识,认为这样获取知识较快。也说明学生对于倾听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由问题3的统计结果可看到:课堂上没有全神贯注听讲的同学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达到了86,7%,值得语文教师关注!

问题4中认为认真会得到表扬或鼓励和要求的比例占到了66.7%,说明精神和物质奖赏能使低年级的孩子乐于听讲。这也符合动机理论,外部的奖励要求等诱因会提高学生的倾听兴趣,语文老师讲的生动这个原因也是值得语文老师深思的,从内部动机来说,让学生对教材感兴趣、喜欢听才是提高倾听能力最根本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积极调动学生的倾听兴趣了。

问题5中反映出没有在听同学的发言,看到这样的结果应该让我们感到忧心,不听别人的发言,那又怎能进行生生、师生的互动呢。思维没有碰撞,能力又何以得到培养呢。作为教师我们该在学生倾听别人发言上要高度加以重视,提出具体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倾听方法。

综上调查表明,在倾听状态这方面,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倾听的方式学习,倾听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但全神贯注听的学生不多,认真倾听的内部动机不强,且不愿听同学的发言。

 

(二)学生倾听教师的情况分析

表二生听师情况统计表

题目

选项

所占百分比

6你听别人发言的时间大约能坚持

A3分钟左右

3.3%

B 5分钟左右

26.7%

C10分钟左右

30%

D更多

40%

7你不专心听语文老师讲课的主要原因是:

 

 

A、老师讲的内容(字词)我已经懂了

23.3%

B、老师讲的我都听不懂。

 

C、班级课堂纪律不好。

50%

D、管不住自己。

36.7%

8语文老师讲评练习或作业时,你的表现是:

 

A、认真听,按要求回答。 

36.7%

B、认真听但不发表意见。

63.3%

C、做小动作,和同学说悄悄话。

 

9语文课堂教学中,哪一个教学环节你最认真听?

 

 

 

A、语文老师给大家讲故事、举例子时

46.7%

B、语文老师提问时

13.3%

C、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小品表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时

40%

问题6中,70%的学生课堂中注意力集中时间基本上保持在10分钟左右。换而言之,由于学生维持注意的有限性,教师的的讲解如果超过10分钟,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倾听效率。

问题7中数据统计发现因班级课堂纪律不好导致学生不专心听语文老师上课的比例占到了50%,管不住自己占到36.7%可以看出课堂组织纪律对学生和学生自律对倾听习惯的影响极大。

问题8中看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方面,能认真听老师讲评练习或作业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带着任务听的效果好一些。

从问题8中发现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学生喜欢讲故事和小组讨论和小品表演,教师对于表演、讨论的组织引导上还要多加努力。

综上,在学生倾听教师讲课这方面,我们发现学生的倾听维持时间有限、在10分钟左右、对于语文的各个环节都有部分同学不愿意认真听讲,但在倾听讲评环节时还是能认真听、按要求回答。

(三)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情况分析

表三生听生之间倾听情况统计表

题目

选项

所占百分比

10当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你能仔细认真听不随便插嘴吗?

A、能 。

46.7%

B、不能 。

10%

C、有时能。

43.3%

11如果你有时不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原因是:

 

 

A、同学表达不清楚。

46.7%

B、发言的声音太小。

26.7%

C、发言的同学思考的时间太长,没有马上发言。

26.7%

12你旁边的同学上课不专心,你会:

A、我会受他影响也变得不专心,所以告诉老师。

20%

B、只要没有影响我,我就不管

50%

C、我会悄悄地提醒他(她)

30%

13当别的同学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你能用心听取他的意见,积极思考吗?

A、能

33.3%

B、不能 。

17.7%

C、有时能。

50%

14小组合作交流时,你的表现是:

 

 

争着说,抢着说。

19%

认真听,轮流说。

60%

认真听但不发言。

21%

问题10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有倾听他人发言的愿望,46.7%的同学能做到认真听并不插嘴。但还有部分同学由于性格比较急躁忍不住答案,会要插嘴,这可能在方法上需要教师指点。

问题11说明倾听与表达是紧密联系的。表达能力及表达习惯对学生的倾听同样影响很大。倾听与表达应同步培养。

问题12有50%的同学不会提醒他人注意倾听,说明学生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整体观念,对待同学缺乏关怀的态度,所以整个班级课堂倾听效果很差。

问题13说明只有33.3%学生在主动性理解他人的发言时是能比较积极主动的,能深层次的理解倾听。而悉心倾听应该是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到别人发出的信息,迅速在自己的头脑中作出分辨、思考,与自己原有的观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思想与观点。而我们有的有的学生一再举手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前面学生的话,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

问题14这组数据,感觉同学在小组合作方面相对比较科学、文明,学生能够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做到倾听别人的发言,但组内研讨、探究的主动性欠缺,学生的小组合作仅限于互相帮助,学生不能很好的做到思维碰撞,思想方法互相启迪,合作研究的氛围不浓。

(四)现状总结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现将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行为总结如下:

(1)学生倾听的愿望,愿意倾听,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但主要是因为能得到表扬、鼓励或是老师要求,因自己喜欢听而听的只有小部分。

(2)学生持续倾听的时间维持在10分钟左右。

(3).学生不善倾听。尤其在倾听他人发言时,倾听的人少,还会忍不住答案,要插嘴

至于发言的学生说的是否正确,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不是关心的重点,学生所追求的是否让我发言,而这种浮躁式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4)学生不会倾听。学生听与思没有融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思考他人的发言,造成要么坚持自己原有的想法,要么听后没有什么动静,听而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