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毅 -> 研究案例
《水乡行》教学反思
上传:平毅(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5月20日 状态:正常
前两天,刚刚上完《水乡行》研讨课,和老师们研讨让我学到很多,解决了我很多困惑,谢谢每一位老师!这一堂课值得我反思的地方很多。
《水乡行》是作者沙白写于1961年6月的一首诗歌。全诗共五小节,节奏明快,韵律优美。作者以“行”为线索贯穿全文,全诗由远及近写了进水乡,游水乡,出水乡意境优美。把水乡的景之美,静之美及人之勤,情之美写的有味有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写出了自然界和谐的美景,人与自然界和谐的天地。
教学伊始,想通过众多优美的水乡画面介绍,把学生带到了环境优美的水乡,让学生自主去感受文本《水乡行》,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水乡的各种美,理解文本,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在交流中形成语感,在交流中受到情感熏陶,在交流中陶冶审美情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画面的选择范围过窄,加上图片上的文字提示,就过多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接下来,在教学设计时,想到这首小诗内容不多就想按4+2的教学模式一节课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给足了自学时间并变换多种形式进行了充分的阅读,结果事与愿违,学生们没有时间全班展示。好在接下来又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展示和仿写,如:“水乡的路,水云铺。”“榴火自红,柳线舞。”“踏停蛙鼓”等文字,我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引领学生启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边读边想象,认真感受这些文字,很多孩子表达出了自己感受:水乡的环境优美,作者沙白的表达之精。学生发言积极,例如:**同学说通过家家门前锁一副;要找人,稻海深处;我读懂了水乡人特别勤劳;***同学说通过儿童解缆送客,一手好橹,我体会到了水乡的孩子热情好客,水乡人更是热情好客,而且水乡人划船的技术也特别高;***同学说通过水乡的路水云铺读懂了水乡的路是用白云河水铺成的,和我们家的不一样,我觉得很美;***同学说通过榴火自红,柳线舞我知道这的景色不但很美而且水乡的人们也享受到了丰收的喜;感受到了水乡人的热情好客……我觉得孩子们真正的走进了文本,并且孩子们领悟的也挺到位并仿写出了优美的诗篇.我觉得这就是本课的亮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不足之处也很多:
1、水乡图片的选择不够丰富,带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如用孩子们二年级学过的《水乡歌》把学生带入情境;或者是陈老师的建议:孩子们谁去过水乡,说说那里给你留下的印象,效果会更好些。
2、上机交流后,不知如何和小组交流进行有机结合,这点郭主任、董老师、徐老师给出了很好的建议,特此感谢!
3、学生每遍读诗的目的不够明确。
我通过参与研讨课的讲课,通过听评课我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颇丰。首先感到的是每位老的真诚与热情,其次解决了课堂中的许多困惑。比如:我从郭主任和冀主任身上学到了小组交流后如何进行知识提升后的小组展示;从程老师身上学到了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的检测,董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曹老师老师别出心裁的展示队形,石老师扎实的生字教学,郭老师、陈老师充满激情的课堂,徐老师和张晓辉老师的激情范读,欢欢老师和刘老师对待教学的严谨,蔡老师上课时的那种亲和力等等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在这个集体中工作学习的是有福气的,是充满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