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薛蔓 -> 研究方案
如何加强学生在绘画方面的主动性
上传:薛曼(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3月17日 状态:正常
如何加强学生在绘画方面的主动性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曾有一位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跟我抱怨,说孩子带回家的美术作品都一个类型的,并且造型都不准确,根本看不出来画的是什么,说我应该去手把手的教孩子,圆应该怎么画,方应该怎么画···我没有立马反驳这位家长,因为每一个孩子的理解能力都是不等的,作为一位美术老师,我能从孩子们的每一幅绘画作品中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但是家长最想看到的还是成果。
不仅是家长,还有很多学生也会有这种困扰,经常对我说的就是,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画错了···老师让我看一下那个图我照着画···学生们对老师有种依赖性,他们想让老师教他们学汉字,学英语那样手把手的教给他们,却忽略了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总认为老师没教过我就还不会画。
(二)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的美术教学都是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创作,缺乏一定的主动性。我们学校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这种现象,在外边的美术辅导班接受现成的教育,但是来到学校后,我没办法像辅导班那样讲课,很多孩子就说:老师,我不知道要画什么···
二、研究对象
二年级低龄段学生
三、研究步骤及时间规划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个重点强调、三个教学阶段、八种结合形式。
活动时间:为期一学年,研究工作分四个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14年2月17号—2014年6月
(1) 制订课题方案。
(2)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2、实施阶段:2014年9月1号
(1)调查研究,探索提高小学生“自说→自画←自写”能力的方法、策略、模式。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3、进一步研究阶段:
(1)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研讨、举办学生绘画、习作展、课题论文等形式汇报成果。
(2)邀请专业教师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4、总结阶段: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学生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