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022课标 -> 学习日志
2022课标观看心得体会
上传:谢亚(英语组) 上传日期:2023年02月02日 状态:正常
观《2022课标》解读
--让“素养落地,让学生进入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报告有感
趁着2023年的这个寒假,应学校要求,同时作为一名当代的英语教师,我带着求知探究的心情和态度分别学习了由各位专家关于新课标的分析与解读,现就由郭华教授分享的2022课标解读“让素养落地,让学生进入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题的报告,谈几点感悟。“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修订的工作重点。核心素养导向,即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也是课示文本的主旋律。
一、用核心素养来表述课程目标,让课程“目中有人”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质量确立的基本方向和依据。此次课标修订,力求使课程目标自觉体现本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贡献,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理念及课程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素养视角对课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进行表述。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 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心中有学生,目中有学生,将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融入我们的课堂活动中去,包括我们设计的所有的课堂活动实际也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他们真正参与课堂,探究知识及体会知识运用带来的成熟感,最终形成识知,形成素养。
二、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教学实践变革,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生成素养
本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 )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结构化,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在内在关联,突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结构,即强调学科知识结构,还强调在这样的结构中所隐含着的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结构化,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方式,突显出不同的知识技能在学科知识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承载的不同教育价值,提示着教学实践以整体有序,多样综合的方式来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知识点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等弊端,教师要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传输”自觉变革为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关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态度,品格,境界的综合成就,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还需要明确的是,内容的结构化,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无视知识点,而是要在知识结构中去重新认识和定位知识点的意义和价值,要在学生的主动活动中实现知识点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一章,有“内容要求”“学生要求”教学提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内在关联。“内容要求”指“学什么”,强调在结构中,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虚化;学业要求指“学得怎样”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教学提示指“怎么学”即: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哪些基本的,典型的活动,让课程“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进入课程,让课程内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
三、依素养发展水平来描述学业质量,让学生素养具体化,鲜明化
学生素养发展,贯穿课标全文本,隐含在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中,体现 在课程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中。新课标还提出了很多要点,指引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落地学科核心素养,如:
1.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加大教研力度,围绕英语课程六要素,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素有那样素养的持续发展
2.要设置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深入主题意义
3.要加强实施单元的整体教学,强化素养立意,结合学生的识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充分挖掘有人价值,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识知理解,知识点的内化运用,发展能力最终形成素养。
总之,新课标更加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人为目标,学科的最终贡献是在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上起到的作用和价值。在日后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在扎实课本内容基本上,增大阅读量,扩大学生的视野,运用英语工具来研究探索世界及各其他学科的能力。真正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使教育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