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 学习日志
观《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讲座有感
上传:侯云娟(无) 上传日期:2023年02月02日 状态:正常
观《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讲座有感
崔允漷博士在《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的讲座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典型的学科和课堂实例,对新课标中的何为核心素养以及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使理论性很强强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也为我们的教学树立了榜样。
一.何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崔博士指出,新时代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要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首先,教师的关注点要转变。教师的关注点不仅是知识内容,更应该关注人,关注学生如何才能学会。其次,教学方面,教学设计的单位要上移。教师不仅要进行课时教学设计,还要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学期或学段教学设计,进行大任务群设计。第三,注重从课程标准到课堂目标的一致性,教师要学会分解目标,确立正确的目标体系,从教育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学科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再到教学目标(课时、单元、学期目标)自上而下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在目标正确确立的前提下,使用教材来进行教学,而不是依凭教材进行教学;第四,内容重组或教学化处理,课堂的教学内容要具体,例如学会哪几个汉字,能够用什么样的语气情感朗读什么内容,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清楚知识从生活中来,要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五,学习方式与目标要匹配,新课标强调,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最后,教-学-评一致。在课堂中应采用小步骤的教-学-评活动,例如:目标1(教学1-评价1),目标2(教学2-评价2),三者在课堂要完整地进行。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英语语言及其文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语言技能和知识、文化情感和认知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它不仅涵盖了英语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包括对英语文化理解、感知和评价的能力。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提升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它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增加学习活动的乐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各种文化多样性,把握不同的文化特色;可以让学生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分析更有深度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核心素养教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根植课堂,创设情境,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确立英语易学的信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孩子跨入英语学习的大门,了解英美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
(2)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我们应做到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4)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例如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英语对话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等英语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5)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