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 学习日志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学习心得

上传:蒋少华(无)      上传日期:2023年02月02日      状态:正常

2022新课程目标修订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崔允漷教授也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讲座中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除此之外,新课标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可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学科教学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科目标要匹配一致,正确的知识加上正确的过程才能习得核心素养。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学生应该多进行阅读,除了必要的课本内容阅读外,学生还要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的运用和检验。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知识、智力、品德、情感的等方面受到深刻的教育,对有效地巩固识字,充实词汇,学习各种语法、修辞,从而提高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写作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体现。 学生通过阅读,从中吸收、理解字词句段篇等有关语文基础知识,而积累、理解语言文字是为了运用。作文是训练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写作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的手段。作文在成文之前,离不开构思、布局,少不了字斟句酌,这需要动用内部语言仓库的储存并在大脑中进行比较筛选,对内部言语发展很有作用,作文需要学生进行一连串紧张而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运用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智力技能,也需要对作文对象有认识、感兴趣,这些都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和情感陶冶有很大作用,作文是语文素养提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