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晓蕊 -> 阶段成果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行动研究阶段成果1
上传:齐晓蕊(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4月11日 状态:正常 <精华>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刚刚入学一学期的客观情况,他们的学习习惯还处于不稳定阶段,尤其是自主学习习惯基本为零的状态。
通过搜集资料文献调查、平时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提出以下问题归因: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被动,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2.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学习无目标、计划,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几乎为零,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
3. 缺乏英语听读的积极性,只有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才去进行读背英语。
4. 自主学习内容太单调,认为只是一味地朗读背诵PPT内容,没劲,不想学。
(二)教师方面:
1.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标准不成熟,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不到位。
2. 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的监控和调整。
3. 对于学生家校合作课程的读背完成情况与家长沟通较少,不能及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父母方面:
1. 家庭因素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差。家长事事包办,造成学生做事缺乏责任心,缺乏学习主动性。
2. 家长期望值高,“望子成龙”心切,只重视对孩子智力方面的发展,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不考虑其接受和承受能力,使孩子整天处在“高压”的状态下,而引发厌烦情绪,最终很可能失去追求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