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仵晓娜 -> 研究方案
有效提高一年级信息技术水平的行动研究
上传:仵晓娜(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3月13日 状态:正常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5年级课程整合后,在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起始几乎为零的前提下,又在其心智范围内有效提高技术使用,以便尽快运用到各科的数字化教学中。目前一周一节信息技术课,时间短、教学间距大,学生年龄小,作为数字土著的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是简单重复性玩机器,而并无实质技术性使用。现实情况造成了学生技术差距大,遗忘率高。
(二)现状分析
关于提高一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没有现成的研究经验成果可借鉴,对于我们学校的课程整合数字化个性化教学很有必要进行研究,以促进学习效果。
二、问题的界定
(一)研究对象
一年级学生
(二)研究范围
一年级一个班
三、研究方法
1.访谈法 与家长、学生、相关老师进行交谈,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2.调查分析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技术摸底,调查分析学生技术使用。
3.行动研究法 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总结经验—提出新的问题—循环进行
4.采用对比实验法的方法,对行动研究成果进行纵向对比,观察成效,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四、研究时间规划、步骤措施
研究步骤:
1.初始调查:调查分析研究对象课堂学习中参与度与技术任务完成情况,并统计记录。
2.问题归因:分析课堂任务完成实效低的原因,提出问题归因假设。
3.措施方法:针对归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4.实施措施:在研究对象中实施研究措施。
5总结经验:再次调查分析研究对象课堂参与度与任务完成情况现状,并统计记录,分析前后调查结果,分析解决问题措施的可行性,补充完善再实施。
实施计划:
1.第一阶段(2014年3月下旬)
调查课堂技术任务完成情况,并记录统计。
2.第二阶段(2014年4月上旬)
通过搜集资料,访谈,课堂观察,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改善措施。
3.第三阶段(2014年4月下旬)
实施措施并统计记录
4.第四阶段(2014年5月)
对比实施结果,分析措施制定的有效性,进行补充完善再实施。
5.第五阶段(2014年6月)
再次对比实施结果,补充完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