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课题 研究团队的公告

时间:2019年02月26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全体教师:

立足根植中华 面形世界 赢得未来的办学宗旨和中西融合,主动发展;五育并举,五化齐飞的办学理念,吴校独创五环导学教学模式,旨在打造一条贯通世界的”“”“”“之路。

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结合时代特色,旨在落实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办学特色,我校以《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研究》为主题,申请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重点课题《电子书包支持下的教学创新研究》的子课题,2018年底已正式立项。

为推动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组建课题研究核心团队,诚邀各位教师踊跃参加。报到科信处张建辉老师,截止日期:201934日。

附件1:“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立项通知书

附件2:“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申报书(节选)

2019226


附件1:“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立项通知书

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公告


附件2:“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申报书(节选)

一、选题意义

(一)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5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坚持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的基本原则,更是把“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作为基本目标。

但是,在这方面并没有成熟经验,本课题则是努力构建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将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作为主要目标,必将为在各个层面有力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累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开展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顾小清、胡梦华采用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十多年来有关电子书包对学习作用效果的 39 篇论文进行综合梳理、分析和评价。 研究发现:电子书包对学习作用的综合效应值为 0.525 ,说明电子书包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电子书包也能积极正向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非认知层面的参与;但是电子书包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受调节变量的影响,在应用的学科、学段、区域和实验周期上存在差异。 研究得到的启示是:( 1 )虽然电子书包能较好地改善和提升学生学习,但是其作用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 )电子书包的多学科、常态化使用还需进一步促进;( 3 )电子书包对学习作用效果的持续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5】

本课题希望在推进电子书包多学科、常态化应用及提升电子书包应用效果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构建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探索通过“五环导学”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学习策略与方法,实现“四基”与高级思维的同步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2.落实“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与方法研究

3.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数字课程资源研发模式研究

4.支持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网络教学平台研究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搭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在双主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实施“五环导学”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快乐、高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四基”与高级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1.通过开展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使主动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2.依托学校自主研发的数字课程平台,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支持师生创建数字课程体系,开展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实施混合式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应用爱作业等在线评价系统,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师生个性化教学实践,提升教与学效益。

三、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一)技术路线

本课题研究主要经过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即前期调研——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构建模式——局部推广——修正模式——形成报告——全面推广。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研究

围绕课题开展理论研究,构建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研讨、技术培训。

预期研究成果为论文。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

课题组成员带领本教研组教师以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为指导,结合本学科年级教学特色,针对不同课型,研究落实“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在此阶段,每个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公开课,并及时进行专题研讨活动,总结教学案例。

预期研究成果: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

第三阶段:全面推广

全校所有教师全面应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开展常态化教学,实现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此阶段,通过课例研究、总结经验、教学反思等形式巩固研究成果;开展案例分析、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整理个案并形成个案集,提出完善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的方法、策略,修改课题组成员论文并形成论文集。

预期成果为:论文、成体系的数字化课程、优秀教学课例

第四阶段:结题总结

整理课题研究的成果,形成课题成果的相关资料;逐级进行成果及子课题结题工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展示活动,请有关专家给予鉴定。

四、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成果类型

1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综述

论文


论文级

2

推进“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经验反思


论文级

3

学科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其他

4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五环导学”教学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