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成功比作宝藏,那么去寻找宝藏的道路上必然有许多诱惑,一不小心就会偏离正确的路。而自律,则是一条鞭子,每当我们想走歪路或心生邪念之时,它就会抽打我们,迫使我们朝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本周延续我们自律主题:在自律中成长。
我们总会惊羡那些高度自律的人!
每天早晨起床迅速,上课专注,作业认真,做事有条不紊,高效自律。然而,自律一段时间就被打回原形,这种由“他人刺激”而引起的冲动一般是三分钟热度。它本身缺乏强烈的动机,于此而言的坚持就是一种自我消耗和对抗。
当一个人基于父母、恩师的厚望去考研、做某一份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大多的结果是,不仅委屈了自己,也辜负了他们的期待。
自律需要你强大的意志力去坚持做一件事情,但这个过程会消耗一个人极大的能量。
自律是有极限的,而且根据人脑的进化来看,保持“惯性力量”的大脑边缘系统已有数万年,而人类用于“自律”的大脑灰质额叶仅有几千年历史。
自律想对抗惯性,显然很难。
有的人十年寒窗考上了大学,心想着熬了那么长时间总算该放松放松了。于是,他们大学处于放纵的状态。
这是一种道德许可,潜台词是:“我已经付出那么多努力了,放松一下有什么不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好不容易通过自律取得了小成果,但很快就堕落得一塌糊涂。
既然自律很容易一段时间后就被打回原形,如何才能长久地坚持做一件想做的事情?
1.一定要愿望非常强烈,是自己本能性地想要达成一个目标。当你随便想想某件事情,大脑也是司空见惯了,但当你想做某件事情强烈到极致时,大脑会注意到你发出的指令,并优先处理。一个人的内驱力至关重要。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一件事情是为了什么,也充分了解可能要面对的各种风险和困难,仍然义无反顾去坚持。哪怕最终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他也问心无愧。
2.循序渐进地拉伸自己走出舒适区。在《刻意练习》中,作者提出了稳态原理,说明了人类超强的适应能力。一个人总是用手提重物,他的手上会长出厚厚的茧子;一个人经常跑步,他可以相对不费劲地跑1000米;一个人经常练习高抬腿,他能够抬得越来越高;一个人经常读深奥的书籍,他能轻松读懂他人觉得晦涩的书。如果我们坚持做一些稍微有挑战的事情,由于人的身体和大脑有一种偏爱“稳定”的倾向,它们就会自身做出调整适应我们,以便回到原态,保持舒适感。身体越锻炼越有韧性,大脑越思考越灵活,我们比自己想象得更有开发的潜力。不要担心自己做不到,先从一点点做起。
3.不断地量化自己的目标和进度,进行自我反馈,设置适当奖励。将比较复杂的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小目标稍微有一点难度,但在合理的时间内能够相对轻松做好。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距实现自己的重要任务近了一些,这会让我们充满信心和成就感。拆解任务,达成一个个小目标,并且按照进度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会让你有条不紊地做事。而且,你可以享受自己的每一份进步,这也是一种乐趣。
当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进度,就有了一种对于任务的整体“掌控感”,免于焦躁和恐慌。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奖励。如果实现一个目标,奖励一下自己,这都会激发我们做事情的动力。
4.将自己想要坚持的事情,固化成我们的习惯
想早起、想锻炼、想阅读、想提升自己,就要坚持去做,每天都去做一些,每天都取得小小的改观。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以前你觉得很难做到的事情,自己已经做到。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应该和他超常的自律有关。然而,有研究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95%是自动反应或应激反应,即习惯。不管成功与否,我们的现状都源于习惯的力量。基于此,不断强化有助于达成目标的行动,让它们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一经养成,无需刻意去想、去做,都已成自然,看起来毫不费力。
自律一段时间被打回原形,是因为你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点:自身非常强烈想要实现一个目标,并把一系列有些挑战性的行动固化成自然的习惯。
自律非常重要,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只有自律才能保住本心,一路平安的走到终点,如果不能自律,那么不仅离成功越来越远,更有可能堕落罪恶的深渊。所以,成功与自律是密不可分,让我们不断鞭策自己,一步一步为理想,为成功而努力!
最新文章
- 1雷锋精神永驻校园演讲比赛
三月和煦的春风带着雷锋的精神走过四月,在这......
- 2在自律中成长
如果把成功比作宝藏,那么去寻找宝藏的道路上......
- 3高度自律,你可以拥有开挂的人
“自律”是指个体的人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
- 4中美文化国际研学游
2018年是中美文化交流年。4月4日,美国加州友......
- 5精英未来学校与美国加州西康
4月4日下午,通过精英集团培训部引荐及多方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