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星期二,新入职教师培训的第二天,也是身心接受洗礼的一天;昨天忽然的暴风雨,今天悄然的大晴天,都一直在为生活添油加醋着。
上午的二分之一时间是和张建辉老师一起学习电子白板的初步应用而过去的,课间的时候,我们这些新手老师依如学生般好奇,尝试着利用电子白板在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制作电子黑板报,哈哈。另上午的二分之一时间,依然选择了张彩卿老师的数学课,这节课讲授的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每堂课的起始往往都是学生在自我知识体系中进行检索和提取,这不仅是教学过程的起点,也是学习过程的结果。在本堂数学课中,张老师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内容采用了适合学生学习、理解的教学策略,例如 “填写以下各点关于X轴/Y轴/原点的相应对称点坐标”题项上,组织学生以2-3人为一组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中实现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另外,在本堂课中技术辅助教学的效果发挥明显,对于“图形放缩情况下各顶点的坐标变化”知识传递过程中,电子白板提供了操作和演示的平台,将较抽象、隐性的容具象化、显示出来。如在讨论图形放大后的边长(或周长)变化、面积变化,利用坐标系中的图形的勾勒和对比实现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种相似三角形、三角形中心点相关高级知识的隐性传递。
下午的培训开始于PM2:00,张建辉老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源起、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布置了相应的练习和实践。培训完成后,学习张建辉老师的Scratch选修课。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知识经验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差异。在今天的Scratch课堂中,学习者大多是刚接触Scratch不久,由于其独特性的存在,学生学习进度呈现出不同;以“八大行星连连看”、“线上测试大考验”、“自动感应吸尘器”三个作品的完成度为依据,呈现出三个层次;因此,不同程度的作品完成存在不同的问题困惑,针对具体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点,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外,信息技术课程与各学科知识整合过程中逐渐兴起的STEM教育理念在Scratch课程中稍显锋芒。比如在“八大行星连连看”脚本搭建过程中,需要考虑行星每次旋转的角度,以避免出现行星抖动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合数学学科知识,理解90度、180度、360度等角度的差别和意义,从而实现跨越学科界限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