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华,面向世界,赢得未来

个人信息

日记分类

观沧海听课反思2019-07-23 00:00全校推荐

作者:马爱平 (学生:七年级.数学组)   标签:   分类:我的日记

授课内容:观沧海
课时计划:第二课时
1、上课前五分钟,老师先让同学集体读了观沧海这首诗,然后进入这首诗的分析环节。先进性合作研学环节,让学生思考问题:“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始终出现了哪些景物?
接着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能很好领会这首诗的所表达的意思,正确的指出了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紧接着老师又提问景物的描写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这个也算是简单地问题。
 2、接着老师带领大家学习本诗歌的关键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师选取了一个卡通版的观沧海小视频让学生看,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并不感兴趣。
3、老师提醒同学们把诗歌所表达的准确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记在课本上。
4、老师提问古诗的背诵,让学生以rap的形式熟练背诵
反思:
1、这节课整体达到教学要求,同学们能很好配合老师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老师在提问同学问题的时候,给同学思考的时间很短,并且在同学没有得出答案之前给与PPT的提示,这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
2、老师对学生启发性的语言比较少,好多时候是为了得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而讲。以后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题材或遇到曹操所写的其他诗的时候并不能很好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视频材料的选举上有所不妥。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 课堂中老师选用一个动画版的视频并不能把此时曹操得胜归来要一统天下的雄伟壮志很好的给学生呈现出来。给学生渲染气氛做的不到位。
4、可是整节课的语言过于平淡,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有同学困得现象。教师上课时应该多关注学生状态,利用语言和其他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