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华,面向世界,赢得未来

个人信息

日记分类

研修收获2019-08-08 00:00

作者:杨晶钰 (学生:其它年级.平谷)   标签:   分类:我的日记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收获匪浅,我认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教与学的媒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以往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
       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
 结合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所具有的特点:
1.教师既是主动的施教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并且要注意监控好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2.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又是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
3.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4.教材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和知识来源,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学习与教材相关,但比教材丰富得多的内容,并获取远远超出教师讲授范围的大量知识。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拓宽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老师传授知识的手段,也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通过培训拓展专业知识,加深对课程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拓宽自身在人文、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促使我们提升专业技能,确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教育理想。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