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华,面向世界,赢得未来

个人信息

日记分类

《二氧化碳的性质》听课记录及反思2020-06-10 00:00

作者:王栩 (学生:其它年级.平谷)   标签:   分类:我的日记

今天我观看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宁中学伍佳老师的《二氧化碳的性质》课程实录。整堂课富有生机,从新颖导入再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都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屠狗洞”导入新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有一个奇怪而美丽的山洞,游人牵着狗进入山洞后,人安然无恙而狗却莫名其妙的死了。这个美丽的山洞中有很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很潮湿。将火把接近地面,火便会熄灭。通过“屠狗洞”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新课讲授阶段,(1)通过语言的描述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2教师演示实验——梯度化蜡烛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不可燃。3学生实验——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塑料瓶子变瘪,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性质。(4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5)学生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得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习题巩固阶段,通过对重点题型的练习,加深了对重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在课程小结阶段,通过提问的形式,再次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使这节课的知识点清楚系统地在头脑中呈现出来。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练习基本实验操作,认识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作用,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紫色石蕊试剂探究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时,学生易混淆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紫色石蕊试剂变色。需在习题中反复强调及加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