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华,面向世界,赢得未来

个人信息

日记分类

2020年06月10日 10时50分2020-06-10 00:00

作者:赵倩 (学生:其它年级.平谷)   标签:   分类:我的日记

听课记录表

年级

八年级

时间

2020.6.10

授课人

张向红

授课题目

Excel中数据的处理——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类型

综合实践

教学过程

内容

说明

导入

1.师生问候

2.教师引题:通过视频观看《今天你低碳了吗》,引出低碳主题,同时根据本主题带出本节课的任务。

3.出示表格《家庭碳排放计算》

 

新授

一、数据的获取和计算

1.课前学生要根据调查表调查自己家庭的碳排放量,输入到已有的表格中,完成数据的录入。

2.通过对为排放量和数量和计算各门类的排放量。这里讲解单元格数据见得乘法

3.学生自己操作将表格内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碳排放量计算出来

4.引导学生发现更快的计算方式——自动填充手柄的使用

5.期间教师需要不停的游走在教室,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

6.集中讲解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掌握的知识

二、数据的加工

1.教师通过讲解法和演示法教授学生实现两工作表间数据的使用

2.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将自己表1中的数据填入表2

三、数据的分析与表达

通过自己制作出的自己家庭的碳排放表格结果,自己用文字对自己家庭碳排放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和总结(要结合图表)

拓展

思考:工作表中的柱状图表是从哪里来的?

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操作步骤和知识重点

a.数据的获取,通过和家长调查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要有安排和设计

b.数据的加工:用到了公式和函数,公式的开头以“=”开始以回车结束

c.数据的分析和表达

2.通过自己没有完成的课堂小组完成情况记录表,来再次巩固本节课数据的获取、加工和分析、表达方面的知识

评价及建议

本节课老师采用了任务驱动法为主,讲解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了教学环节,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效果很好。

 

Excel中数据的处理》教学反思

张向红老师没有局限于教材中的“操作”,而是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亲自体验“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的分析与表达”这一完整的过程,并结合数据的图形化表示,引导学生揭示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张向红老师通过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让学生提前调查采集数据,在课堂上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很好地为学生呈现了数据分析的一般过程。

第二,利用Excel绘制函数图像这一前置练习,巩固了电子表格工具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等,尤为后续顺利进行调查问卷数据的图像化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三,整节课下来,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既有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强化,又有最后的总结提升。更难得的是学生通过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动的了分析研究需要数据支持的重要性,从而回归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Exce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其操作即强行很强,且完成一个任务往往有多种方法,每个方法都有优势。例如,在计算家庭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碳含量时,使用“填充柄”要比一个个计算快速、准确得多等等。这些内容可以在学案中作为拓展知识补充给学生。

另外,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满激情,声音高亢,充分地利用自身魅力吸引住学生。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