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华,面向世界,赢得未来

个人信息

日记分类

听课记录与教学反思2020-06-09 00:00

作者:申苗苗 (学生:其它年级.平谷)   标签:   分类:我的日记

听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听课教师:吴晓宁
听课科目: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
听课课时:七年级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听课过程:
课前准备:了解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课程目标。
导入新课:.通过材料、图片给学生初步的大唐印象。——引出唐朝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问)
教学过程:1.通过 唐朝皇帝世系图来讲授唐朝唐太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基本史实 通过材料让学生自己推断是哪个皇帝,分析共同点(知识的学以致用)
2..通过表格给学生提供学习角度,让学生结合课本学习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以及结论。(重点:三省六部制)——提问加讲解
3..通过史料让学生分析唐太宗等、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的背景和执政理念——提问加概括
4.展示一个结构图来总结唐朝的新衰。(灭亡原因)
5.通过史料来评价唐太宗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提问加概括
 
教学反思: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一、在开篇部分,首先强调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生明确了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以及重难点。二、导入新课的时候,运用各种图片来引出对唐朝大体印象,从而引导出本节课的学习。是采用提问的方法,是学生一方面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另一方面是学生各抒己见,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这是我们应该在初中课堂上应该学习的要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三、在讲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基本事实的时候,用一个皇帝继位结构图表让学生既了解了唐朝皇帝的横向联系,李学生便于对比,从而使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五、通过材料的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讲解加练习的方式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又通过材料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归纳三者统治时的背景以及他们的执政理念。不仅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对于考试得以适应,而且这种分析能力对于其他问题解决。四、通过表格化的方式来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同志措施既形成横向的联系,有没有后期纵向的对比形成创造条件。措施中又加入重点的讲解突出本节课重点。六、课后通过一个升降图来总结唐朝历史的兴衰,一目了然。七、在课程最后又通过反思唐太宗及吸取的教训,来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又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整个课堂在时间的把控上不是特别的好;让学生思考的方式比较单一,比较单一;整堂课下来感觉结尾不太完整,有点儿突然结束的感觉;通篇是字图片较少,可能对初中学生的吸引力不是特别大。 在课程过程中老师扮演引导着的角色,整个课堂在学生的思考力得到很大提高。整节课通过材料、图表等方式详略得当,使学生感兴趣的同学能够把握要掌握知识的重难点。通篇也几个小标题贯穿,比如“我思故我在”等这些标题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我要买也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比如说在课堂时间的把控上,要注意重难点的分配;尽力制造一个完整的课堂,注意总结和课后作业;PPT的制作过程中注意图片和字的结合是。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美学体验;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性,除了提问的方式可以采用书写、绘图等方式相结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更多的方式,比如说小组讨论、个人提问、找人填表格等从而减少单独提问的枯燥性。
   从总体上我们要学习这位老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实现课堂上教师被动交到主动学生学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
<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