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优课听课记录与反思
今日于优课一对一数字平台观摩了安徽省县级优秀课堂实录《如梦令》,在此将听课记录与教学反思记录如下。
【听课记录】
首先,教师从学生学习过的词作者李清照的名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进行新课导入。这种导入方法即复习了旧课《夏日绝句》,又引出了同一作者的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将新旧课堂利用作者有机融合,巩固学生对已学课程的回顾,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继而从文章风格、家庭背景和生平经历三方面简介词人李清照。将重点记忆内容用红笔标出,做出强调并加深印象;引出词牌名和词的知识介绍并明确诗词学习要点和方向,接着教师进行示范性朗读,而后学生朗读,教师对重点字词做出提示并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次之,教师在幻灯片上给出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及学习目标,从“赏景、抒情、悟理、得法”四个方面简述学习诗词的方法;同时,翻译词句,让学生初步感知诗词整体内容,引导学生从“时间、地点”等方面概述词作内容,小组讨论,教师进行点名提问。
再次,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如“常记”、“兴尽”等,进而对本词作进行情感体会与意境欣赏。教师进行画面展示,引导学生从动静、色彩等角度欣赏词作所描述景象,分析词人在此情此景下抒发的情感,同时肯定学生的想象力与新奇的观察角度。接着在幻灯片给出课堂练习题,学生通过习题的讨论进一步了解本词作,加深印象。
最后,教师对本课进行拓展延伸与作业布置。以高中阶段将要学习的《声声慢》为例,结合李清照的生平,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布置200字本课“学后感”,通过作业布置得到学生对于本课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观摩中,我受益良多,在此将反思点陈述如下。
其一,教师通过旧课复习的方式进行导入,新旧交融,更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整体感知。语文学科的学习是系统性的学习,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分阶段性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知识断连”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知识连接,比如初中授课可以预习部分关联高中的知识,而高中授课也同样应注意对于初中知识的复习回顾,如此循环,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学科的完整体系。
其二,引导式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法的使用,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避免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个人秀”。
其三,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应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本优课中教师采用200字“学后感”作业的方法进行了解,部分学生有可能会为了完成作业而多用空话、套话凑字数,因此,教师应以本课学习目标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验,而不是仅仅通过作业反馈掌握程度。
本次听课记录与教学反思记录如上述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