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在飞行时为什么能节约能量?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09-08-03 14:22:02
鸟类是动物界中具有飞行技术的佼佼者。很多在夜间迁徙的候鸟能整夜作长时间飞行而不着陆。
人们知道,飞机飞行时需要装载足够的汽油作为燃料,才能转化出飞行的动力。如果汽油一旦耗尽,就不能继续航行。当然,鸟类在空中作长时间的远征时,也必须贮存有足够的养料作“燃料”。经科学家的研究证实,鸟类飞行所用的“燃料”是脂肪。氧化
至于某些属于雀形目的鸟类,一般身体都较小而体重也很轻,如果贮存在体内能产生能量的养料过重的话,势必成了累赘,对它们的飞行非常不利,尤其是在春秋迁徙季节,有的种类要作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长途飞行,积贮能产生高能量的“燃料”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那些体内的养料积贮得不够而身体又较弱的个体,即虽在远征的道路上没有碰到恶劣的天气、掠食的天敌或其他意外的伤害,也不能飞达目的地。
鸟类对利用脂肪这样的“燃料”是非常节约的。细心研究的鸟类学家对鸟类这种节约能量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曾发现有一种迁徙的鹬从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不停地作越海飞行直到南美洲,行程约
人们很早就对鸟类在飞行时能充分利用体内的养料、消耗极少这一现象予以注意而感兴趣。在它们身体器官系统的构造上具有什么样的节能装置呢?在身体所积贮的养料(即所谓燃料)在氧化时复杂的生理过程中又是起着什么样的特殊生理作用呢?这都是未能彻底弄清楚的谜。科学家们正在作不断的探索,以求充分揭示。如果一旦知道究竟,在制造飞机时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仿生学知识,改进装置,使之更符合节能的要求,同时会创造出更长时间和更远航程的飞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