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看天津”游学活动总结
发布人:刘锦宜发布时间:2017-05-03 16:42:04
“近代中国看天津”游学活动总结
目前国家强调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天津与河北的关系日益加强。同时,作为一座重要的文化城市,天津本身就拥有众多的传统文化的痕迹。 4月20-23日,六年级三班集体出行天津,游览天津。此次活动是我们六年级“近代中国看天津”游学活动的一部分 。 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初步了解中国近代史,感受到了天津建筑的多元化,国际化,了解老房子背后的故事的同时,也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活动前,家委会召开会议,讨论游学的时间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们针对天津这座城市,开展了游学地点推荐。在学生们的推荐之下,我们确定去五大道、意大利风情街、古文化街,去看静园、张学良故居、瓷房子等这些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去夜观海河凳天津之眼,去大沽口炮台了解曾经的屈辱史。在学生推荐景点之后,我们家长联系了旅行社。
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四到六人不等,选出组长,组织后面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我们要去的景点,我们进行了景点的学习与了解。喜欢阅读的学生购买了《天津》这本书,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分别负责环保、后勤、安全等任务。
四月20日晚,我们踏上了去往天津的高铁。21日游览了五大道,参观了杨柳年画青博物馆,部分学生体验了年画的制作,午餐在天津食品街解决,下午去了古文化街和意大利风情街。晚上,我们如约到了海河边,乘坐游船游览了海河,观赏了灿烂的海河夜景。遗憾的是天津之眼维修,登高远眺天津的希望落空了。但在游船上,我们近距离观看了天际之眼,别有一种欣喜。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大沽口炮台,观看了三D小短片,对大沽口的历史认识的更深刻了。下午我们参观了瓷房子、静园与张学良故居,孩子们的心中对这个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这次的活动中,四个小组各有伯仲,其中发现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例如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能力等都有很好的体现。活动后撰写了游记和反思,学生们除了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结合活动中自己的表现对自己做了一个自我分析。针对自己的不足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这一次的我们还制作的电子报或手抄报,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的电子报各有特色,在评价量规的指导下,学生们的小报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经验教训:
1.活动前,队列变形应该有一个训练,如单双队变形训练。
2. 座位的安排应该更趋于合理化,如晕车的学生家长提前报名,
方便乘坐大巴时学生们知道该如何安排座位。
3、活动过程中,关于导游讲解的重要性还需加强介绍,让学生明
白旅游和游学并不一样。这样避免个别学生因为贪恋照相或观看
物品或图片而忽略了导游的讲解。
4、分组站队,便于检查与管理。家长帮忙管理,利于学生提高对
自身的要求。
5、写游记的同时写感受,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这次游学活动,孩子们有目的的进行游学准备,结合游学实践进行相关的阅读,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从行动中学习,从读书中理解生活之美,人生之美。在游学中,感受历史的沧桑,感受时代的变迁,对孩子们的人生将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游学活动,增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