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营养物质的作用 -> 学习资源

盐在人体和菜肴中的作用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09-12-22 14:28:25

 

盐为百味食肴将,味咸性寒入胃肾;

清热解毒兼凉血,滋肾润燥并消炎。

平衡体液助消化,强肾健体可灭菌;

酸苦甘辛或可缺,唯盐之咸日不少。

中国烹饪以味为核心,五味之中,盐作为基本调味品,列在首位,对调和五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食盐不仅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而且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一种中性的无机盐显示的味道。其味咸,性寒,入胃、肾、大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燥、滋肾通便、杀虫消炎、催吐止泻的功能。

从生理角度看,盐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盐能协助人体消化食物。盐的咸味,能刺激人的味觉,增加口腔唾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和提高食物消化率。

盐能参加体液代谢。盐是体液的重要成分,高温作业的人,出汗过多,需要补充含食饮料;吐泻过多的人,要输入生理盐水;大失血的人也要急饮温盐水等,这些都是因为盐能起到维持人体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的作用。

盐能灭菌。《礼心》云:"鸡初鸣,咸盥漱"。用盐擦牙可洁齿、固齿、杀菌。用盐水冲洗创口,可杀菌防止感染。用盐饭膏热敷,能止关节肿痛。用盐腌肉、腌菜,可防腐杀菌便于保存。

盐能引药入肾。咸味入肾,补肾的药物,宜盐汤送下,使之归入肾经,强肾健体。

盐可引火归元。《重庆堂随笔》云:"盐味最咸……属火无疑。但味虽属火而性下行,虚火上头者,饮淡盐汤即降,故为引火归元之妙品,吐衄不止者,盐卤浸足可愈"

盐类物质在溶液或唾液中电离后,其阳离子被味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或磷酸基吸附而产生咸味。各种中性无机盐的咸味性质,部分由它溶于水后的离子所决定,阳离子和阴离子均对咸味的形成产生影响,但主要取决于阳离子,而阴离子则影响着咸味的强弱和其它副味的产生。

盐在溶液中,具有较高的渗透力,烹调时,能提出原料中的汁味。又因它是强电解质,故能提高原料中蛋白质的水化能力,使部分蛋白质变性。因此,盐在烹调中的最主要作用是增强菜肴的风味和调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