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3.第二步:初步分析创新思维工具的应用范围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11-08-16 11:11:28
在浏览了思维工具网站后,我们可以初步分析这三个思维工具的使用范围。
1.因果图工具 (Seeing Reason 工具 )
许多学科都要研究因果关系。例如,你认为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因果图是有用的因果图绘制工具,可用于研究系统中多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果关系中要研究问题一般是无固定答案的,以便学生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所研究的问题应该能引起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做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为进一步的探索作准备。
2.排序工具( Visual Ranking 工具)
教师可以在许多学科与各年级学生共同建立排序清单。这些清单可以是具体得像细胞减数分裂步骤,也可以抽象到像优秀领导者所具备的特质;在社会学科中,学生可以分析移民的主要原因;在写作专题中,学生可以排序童话故事的要素;小学生开始学习营养单元时,可以请他们列出喜爱的食物清单,等等。
排序工具使得排序项目和比较清单的过程变得容易。学生用简单的点击和拖曳来移动清单中项目的排名位置。学生在排序时,一定要思考排序的原则,要思考把某项目排在前面的理由。当小组完成清单后,学生可比较自己与其它同学的排序结果。排序工具将自动呈现两清单之间相符的程度,也显示两排序结果的相关系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讨论差异性及相似性。
3.论证工具 (Showing Evidence 工具 )
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后,学生就能够对某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我认为大城市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发展。这是一个论点。这个论点可能被人接受,也可能不被人接受,甚至有相反的论点。学会论证,要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论点,你必须深刻理解所学到的知识,你必须拿出足够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并且有条理的解释你的证据。此外,对相反的论点,你也能够做出针锋相对的反驳。这样,你才慢慢学会了辩论。
论证工具用可视化的方式,让你组织论点和证据,分析证据的品质和证据对论点的支持程度。
在初步了解了思维工具的使用范围后,请思考,你将带怎样的单元作品和课时教学设计来参加这次培训。这个单元作品或课时教学设计应该能有效地整合思维工具的使用,在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请结合你的考虑,在下面的专题讨论区用回复的方式参加讨论。回复时还应该说明你任教的学科、年级以及你带来的单元或课时的主题等背景情况。很可能,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不能够全部应用三个思维工具。那就请你分别考虑,再选择怎样的单元和课时来使用思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