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学工作

美术课程标准

发布人:刘晋辉发布时间:2013-08-22 16:08:02

美术学科:教师可参考此标准整合本学期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类别

 

年级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一、二年级段

· 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 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 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 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 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 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 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 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三、四年级段

 

· 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 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 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 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
· 用纸版印制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 用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 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
· 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描绘、拼贴、堆积、组合等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获得视觉和触觉经验。
· 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 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

·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 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材制作作品。

 

 

五、六年级段

·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社区或村庄、学校、运动会、文娱活动以及节庆等设计制作标志。
·用软、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类别

 

年级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一、二年级段

 

 

·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
·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欣赏描绘不同季节的中外美术作品。
·欣赏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玩具。
·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 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 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 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 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三、四年级段

 

 

· 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
· 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
· 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
· 举办小型的展览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美术作品或印刷品。
· 认识常用图形符号的特点及作用,欣赏与分析其创意。
· 欣赏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象征和寓意。
· 观赏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出南北方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 在相关的音乐情境中,欣赏一组表现山、水的中外美术作品,感受不同的情趣和境界。
 · 欣赏中外面具艺术。

·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 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讨论并选定设计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
·根据童话故事或某一情境设计制作简易木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举行生日庆祝等活动。
· 采用拼贴、简易沙盘等方式设计、制作现在或未来的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 设计制作家电、家具等模型,模拟商品交易,或用这些作品布置成家庭室内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并对作品的效果作出评价。

 

 

五、六年级段

 

·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 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 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 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 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 通过实地参观或观摩录像,欣赏不同材质的建筑物的门窗、墙壁和屋顶等。
· 将若干雕塑作品的图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区别雕塑作品的时代特点。
· 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 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
·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使用摄影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