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
发布人:刘晋辉发布时间:2014-02-12 16:45:05
第一单元 林中的鸟声
教学目标
1、通过用深情、优美的歌声来表现《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美好心愿,做到二声部合唱声音谐和。
2、通过对民族乐器唢呐的了解,从而对优秀的民间器乐作品产生兴趣,对民间的艺术家产生敬重之情。
3、通过讨论,在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的基础上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对《小鸟请到这里来》歌词和曲谱有较深入的理解,演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合唱声音谐和、动人。
教学难点
《小鸟请到这里来》二声部合唱时,声部准确,声音谐和。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乐谱及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学习,能用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通过学唱歌曲、用画笔画出理想中家园的模样和以小鸟的身份给人类说几句话等活动,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才能使我们生存的世界更加美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歌曲中的节奏型易出错,较难学唱。
2、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这节课的重点所在。
教具准备:录音机、电脑。
教学过程:
一、情境进入
1、今天,老师想考大家一个小问题,人类有很多作词作曲家为小鸟写了很多的歌曲和乐曲,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生答)
2、范唱:
小鸟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去,老师将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没有污染,只有绿树、鲜花、清泉的好地方。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讨论:小鸟们,这儿的感觉怎么样?(生答),你们喜欢这儿吗?(生答),那好吧,就让我们用歌声呼唤其他的伙伴们,一起来到这个“鸟的天堂”生活吧!
2、学唱歌谱:
小鸟们,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旋律,你们平时怎么样唱歌?
3、学唱歌曲:
1)、随琴轻声唱歌词,我们现在试着填入歌词演唱一下。(随琴伴奏演唱)
2)、分析学习:接下去我们做一个小侦察的游戏,小鸟侦察员们,有没有准备好,搜索范围《小鸟,请到这里来》的歌词卡片,侦察任务:歌曲旋律哪些是相同的?比一比,哪组小鸟任务完成的既快又准确,可以互相讨论一下。(生答)
3)、完整演唱歌曲:
小鸟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环境中,你们开心吗?快乐吗?你们觉得这首曲子可以用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曲子?(生答:愉快、活泼)让我们一齐用歌声表达此刻的心情。
三、拓展提升,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1、看环境污染片:
小鸟们,多么向往那只有绿树、鲜花、清泉的好地方,但------(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课件),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们愿意在那儿生活吗?这段录像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的课件,让学生感到环保的重要性,感受美与丑。)
2、画理想中的家园,给人类说几句话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师:你们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吗?(生答),
你们觉得这段录像用什么样的的颜色来表示?(生答)。
我想,没有一只小鸟愿意呆在这黑色的家园里生活,就让我们拿起手中五彩的画笔,画出理想中家园的模样吧!此时此刻,你们心里肯定有许多的话想对人类说,你们可以写下来,还可以帮助人类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整个过程放歌曲伴奏录音。)
(设计意图:通过画、写、说等一系列手段,训练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对爱护鸟类,进行环保的必要性有了深层的认识。)
四、课后小结
是啊,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但要爱护鸟类,更要爱护鸟类的家——大自然,因为这不仅是小鸟的家,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这就需要同学们共同来呼吁:让全校、全社会、全中国、全世界一齐来植树造林,让工厂烟囱的黑烟不再飘起,排水管的污水不再流淌,到处充满鸟语花香。最后,让我们的小鸟伴随着歌声放飞到美丽的家园中去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林中的鸟声》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并能为歌曲划分乐段,学习歌曲中少年儿童为祖国的绿化事业所作贡献。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的重复与对比来区分乐曲段落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进入--发声练习:太阳出来了
二、自主学习--复习
1、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波音记号。
2、集体齐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各个小组以《小鸟,请到这里来》为素材,各自准备节目,并演出。看谁演得好。
评比出小组优胜,并加以奖赏。
四、欣赏
1、出现欣赏课题,跟教师琴声学唱音乐的主题旋律。
2、初听乐曲,请学生听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几次?再听听用了什么乐器?
3、教师简介乐曲
4、分段细听。
(1)欣赏第一乐段
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唱了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
歌曲第二乐段是合唱,我们听这段表达了什么情绪?
(3)完整欣赏,完成听听想想
5、完整复听全曲,讨论乐曲的情绪、速度与节奏
6、再次复听全曲,随音乐做动作
五、拓展提升:观看一段环境污染的短片,强调从小爱护我们生长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 塑造创造意识,提高想象力。
2、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唢呐、钢琴。
教学过程:
一、进入情境:出示唢呐图片并提问相关问题。
二、自主学习:聆听《百鸟朝凤》引导学生思考 。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
(4)唢呐演示。
二、.用心聆听、体验,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三、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1)鸟类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四、合作交流: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1.引子:用语言叙述。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五、拓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小组活动。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
2.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3、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 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和鸟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