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制度
发布人:韩俊卿发布时间:2013-10-06 16:45:53
一、指导思想
根据《石家庄精英未来学校十年发展战略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制定的2013-2018发展行动计划,以促进贯彻、落实“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目标,以“4+2”教学模式为基础,以通过促进教师研究性学习而促进学生“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主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组织机构:
建立学校教科研网络,研究所所长直接领导学校教科研工作,小学教研室主任和综合教研室主任直接主管教科研工作。小学教研室设学科教研员,综合教研室下设综合教研员。
综合教研室职责:
1.负责制定和落实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和每学期工作计划。
2.制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办法及制度。
3.参与日常常规科研活动,负责听、评课,协助各教研室完成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构建及完善。
4.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评审、成果鉴定、验收、奖励和推广工作。对批准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实行全程监控。
5.搞好教科研服务,提供教科研指导、教科研人员培训和信息的提供。
6.做好科研成果的收集、整理、上报、推广等工作。
三、规章制度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一)科研课题的申请和立项
(a)课题来源:
1.校本科研课题:基于“1:1数字化下个性化的学习”下的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近期重点:“4+2”教学模式的构建、践行和推广。
2.各科教研组科研课题:以校本科研课题的指导思想为基础,构建本学科、不同课型的“4+2”教学模式,并不断实践、完善,完成本教研组的研究报告;各学科进行的具有校本特色的专题活动,如:经典诵读、阅读、英语写作等。
3.每位老师科研课题:教师以校本科研课题基础,以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经验为确立小课题选题依据。
(b)课题申报:
1.课题申请人要在对所申报课题的文献综述、意义价值、完成条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设计的基础上写出完整、可行的研究方案,并按要求认真填写《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请书》,并报送综合教科室进行申报。
2.填报登记表时,各教研组由多人参加课题研究,必须注明一位课题负责人(也称第一申请人),申请书应由课题负责人签名报出。
3.立项课题若前一项末完成者,不得申报新的立项课题。
4.申报人在研究工作期间,如有特殊原因要改动课题的部分内容或无法承担此项研究,应由申报人写出书面报告,报综合教研室审批方可更改或终止课题。
(c)课题评审:
1.课题负责人将相关申请资料递交综合教研室,由综合教研室组织评审小组评审,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对巳获准的立项课题,由综合教研室向课题负责人发放《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登记表》。课题立项的基本标准是:
(1)课题的确立基于“1:1数字化下个性化的学习”下的“4+2”教学模式的构建、践行和推广;
(2)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较大作用;
(3)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论证充分,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成果利与推广,具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基本条件。
(二)过程管理(立项课题的管理由学校教科室负责。)
1.学校教科室结合立项课题研究,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系列培训,以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利用培训组织研讨,帮助解决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学校科研室对各级研究课题进行跟踪管理,不定期对课题进行情况检查,了解进展情况,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和协助。
3.各教研室课题组负责人应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究、交流、讨论,原则上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课题组的学习、研究活动应做好记录,要按照课题目标、内容、运用相应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填写好登记表、对照表、跟踪记录表等过程性材料,结题时同研究阶段成果一并上交校科研室存档。
4.课题组在每个大的研究阶段结束后,应完成书面的阶段总结报告(包括中期报告)并报教科室,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
5.课题研究中,申报人应维护课题研究的严肃性,对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方法、研究计划(阶段目标)不得随意改动,因故对研究方案、参加人员等作重大调整的,由课题负责人书面申明情况上报教科室。
(三)验收鉴定结题
1.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报告,同时提交如下材料:
研究方案;
研究成果主件、附件;
研究总结报告(含自我评价材料);
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主要资料(包括书面材料和电子资料)。
2.立项课题成果的鉴定,主要根据评价量规进行相对客观的评定。
3.鉴定完成后,课题组负责人应将完整的成果材料、研究总结报告、成果鉴定书(复印件)等各一份交教科室存档。验收合格后发给《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成果验收合格证书》。
(四)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有关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过程性材料和结题报告的配套档案。
2.教研室对每位教师完成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教学教育论文进行鉴定归档,为教师职级评定提供依据。
3.逐步推进教育科研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做到内容详实,分类科学,管理规范,使用方便。
(五)科研成果推广制度
综合教研室和各科教研室应切实加强成果的推广。
教师科研培训制度
1.教师的科研培训以“4+2”的教学模式为指导,以学习“教育行动研究”为主要内容,力图通过培训对教师的研究方法、能力予以协助和指导。
2.建立专题学习网站,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料和素材。
3.教研员在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如下工作:调控培训内容的进展、评定交流贴、监控合作交流和审核研究方案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