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18-05-31 09:44:28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化项目
本书相关研究课题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当代课程与教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华东师范大学“十五”“211”重点项目的资助
总 序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愿。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做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催化教育革新、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而信息化教育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颖教育方式。如此看来,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既是概念上不同的又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我们需要考察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应用开发、规制建设、效益评估等问题;如果从信息化教育的视角,我们特别关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观念一理念革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新颖设计和评价、信息化资源和工具的有效利用、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养成、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等。当然,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刻意作视角分割,而采用透视法来综合考察这枚“信息化硬币”,可以从一个侧面贯穿到另一个侧面。
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发展带来空前巨大的机遇,也使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是理性问题,比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根本作用是什么?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信息化教育对师生素质提出什么新要求?其次是实践问题,比如:如何设计信息化教学过程?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评价?如何进行信息化教育管理?还有信息化教育环境问题,比如:信息化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资源结构和支持工具?信息化教育环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系统架构?最后是教育者自身的专业发展问题,比如:信息化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什么专业能力以及如何发展这种专业能力?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关注点,更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与我的学习团队就开始了关于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的研究。我们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在全国百余所中小学设立了研究基地;我们承担了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研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等课题,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我们还承担了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的教材本地化和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在信息化教育实践层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如果没有这些研究与实践的基础,我们无法设想能够承担本“丛书”的编著任务。此外,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些在信息化教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承担部分编著任务。
本“丛书”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发展为背景,从信息化教育的视角出发,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技术手段等方面来透视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进行深入的发掘。在理论方面,我们将在吸纳与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许多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信息化创新学习模式、学习过程设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愿意与读者共享我们许多原创性的理论观点与实证研究成果。在实践探索方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一批经过我们提炼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及其应用实例,其中包含许多由在信息化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创建的优秀案例。在技术手段方面.我们将向读者介绍一些适用于信息化教学的实用工具及其应用方法。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新颖性与实用性相兼容,每个分册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理论引领,结合适量的案例研究,并辅以适当实用工具和参考资源,以便增强可应用性与可操作性。
本“丛书”可以作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参考书和继续教育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学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我们期望这套“丛书”能够引起更多学者与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更为广泛的关注、讨论与研究,更欢迎读者提出批评与建议。
祝智庭
2003年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