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学习资源 -> 办学方略

心灵感应心灵的教育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14-02-13 18:34:34

——德育工作汇报

精英未来学校教育处主任 何悦灿

养天地正气,法中外精英,用世界眼光,育创新人才,根植中华,夯实人生基础,面向未来,锤炼竞争意识,是精英未来学校德育总体指导方针,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爱,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是精英未来学校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培养出人格健全、体格健康、且富有服务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是我们的责任。

泰戈尔说过:“不是棰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鹅卵石美轮美奂。”我们学校一直坚持踏雪无痕、润物细无声、心灵感应心灵的教育,并且努力营造这样的教育环境。

1. 构建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

我们学校的每一株草,每一棵树,每一面墙,每一个景点都是陶冶情操、提升品质的教育资源。

一进学校大门迎面扑入眼帘的“根植中华,面向世界,赢得未来”十二个大字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楼大厅右侧是“汇天下教育之贤士,集中外教育之优长”的展牌;一楼大厅左侧“养天地正气,法中外精英”是我校育人的思想。上法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法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法古今中外的精英。有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这两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品格,以中外精英为榜样,在实践中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自觉领悟精英精神,学习精英品质,践行精英理念,从而打造人格品质,锤炼意志作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楼走廊:古代圣贤。这里有叱咤政治舞台、顺应历史潮流的风云人物;有称著于中国史界文坛的文豪巨匠;有活跃在中国历史上诸朝各代的文臣;有驰骋中国古代战场上的名将;有名垂青史,饮誉后世的仁人志士等等。从小学习他们的聪明才智,报国志向,奋力拼搏的精神。

二楼走廊:西方文化。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特性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从小让孩子们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了解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等等。 

三楼走廊:中外精英。用中外精英的精神、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铸就精彩人生,争做时代精英,实现青春梦想,体验人生尊严,品味人生价值。

一楼二楼三楼楼梯处:八心八德两意识,“八心”指(勤、俭、智、恒、奋、勇、群、重)、“八德”(仁、义、孝、敬、公、廉、忠、诚)、“两意识”(爱国意识、公民意识)。日常行为习惯(六讲),讲安全,讲锻炼,讲礼仪,讲学习,讲讲环保,讲自立。

教室内各个班级分别有五块展牌:教室正前方是本班的全家福,班级口号、班训、班级公约等,后墙上的展牌张贴了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右边墙壁是班干部岗位职责以及“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的教室我打扫”具体安排,教室左墙有小小图书角,是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左墙上方分别张贴《教室行为规则》和《中国少年儿童幸福宣言》。操场上的“我快乐我运动”“阳光少年 ,快乐足球”等标语激励着孩子们成为“阳光少年”的决心。总之努力营造出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置身于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2. 打造书香校园,与大师心灵对话

“世上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一样东西却能嵌入肌肤,融入骨髓,让人耳聪目明、志存高远,这便是书。”于是我们就有了每天20分钟的读书时光。这是全校最为安静、学生最为享受的时刻,无论是老师还是每一位小同学,都在如饥似渴地静静地阅读着,贪婪地吮吸着书籍中的甘露与精华,读书陶冶了孩子们的性情,塑造了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于是就有了我们的“诚信书吧”。诚信书吧便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放学后,孩子们坐着小板凳,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有的孩子在学校看到自己的最爱的书,回家便让家长给自己买一本看完后收藏起来。昔日在大厅里等家长来接的“闹哄哄”的场面,早已被静心读书的画面代替。我想,天长日久,我们的“诚信书吧”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书读,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诚信、比如文明、比如静心、比如习惯等等。另外老师们还引导孩子每天回家后花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在系列阅读中享受阅读的快乐,积累一定的词汇,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一年一度的诵读经典,是孩子们的文化大餐,他们将经典或用歌声唱出来,或用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或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诵读呈现给大家----曾经三次接受青少年宫的邀请参加诵读经典的表演,受到有关省市领导的好评。

3.编写德育教材,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系统地解决学习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以刘校长为主编写了校本教材《童蒙养正》,各班以此为载体,制定了学习方案,将生命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公民教育等以活动形式开展,我们请了消防大队的领导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如何脱离危险的讲座,请消防大队领导带领学生进行了“实战”消防演习,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了当地震等灾难来临时我们如何做等等,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通过小学生守则、常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道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有了严格的“他律”---规则,还要辅之以被教育者的内心“自律”。一个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我校特别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要做自己的行为习惯的主人而不要变成奴隶。 

学情表的制定和应用,更加规范了学生课上行为习惯。

下面是学情表的具体规定:

为了掌握学生上本教室以外的课的情况,如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特设计了《学情记录本》,便于班主任老师了解掌握学生上课时的情况,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

学情记录本

一、小学生课堂常规要求

(一)课前准备

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统一放在桌面的右上方,文具盒横放在桌面正中间。

(二)候课

上课音乐响起,要迅速而安静地走进教室,值周班长提示“安静”,每个学生坐在课桌前,等待老师上课。

(三)铃声响后

    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向外跨出一步立正站好后,再鞠躬向老师问好:“老师,您好!”老师也鞠躬回礼:“同学们好,请坐!”学生再按照要求安静坐下。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宣布下课后,由班长喊“起立”,学生鞠躬说:“老师,再见!”,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后,离开座位,喝水、上洗手间、出去活动。

(四)举手发言

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肘部不离开桌面。

(五)坐姿、学会倾听

    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左臂在下,右臂在上平放桌面,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或并拢),抬头挺胸身体坐直。专心致志地听,积极思考,边听边想:别人说什么,说的对不对,完整不完整,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或陈述、或补充、或更改。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未得教师许可不得离开座位和教室。

(六)朗读、默读

    读书时,双手拿书,书向外自然倾斜。站着读书时,不但要按照要求拿好书,还要站直站稳。朗读时,要用普通话朗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唱读,不指读、学习按照要求停顿。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边思考边批注。

(七)语言表达

1. 能说完整的话。

2. 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言亲切,态度诚恳。质疑时,学会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XX老师(或XX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学习用“我读了这段话知道了(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体会到……”,“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八)握笔姿势

   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往里藏着,笔杆向后躺着,笔尖向前斜着。

(九)写字姿势

   做到“三个一”,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十)合作交流

   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后再动手、动口,小组交流时要小声、有序,完成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二、各学科课堂常规

(一)  音乐课

1、课前准备

课前将乐器、音乐书、乐器书提前放到座位土。

2、上课期间

进入教室后未经教师允许,不得触动室内物品(钢琴、架子鼓、音响等)。

3、课上表演

课上排练或表演时,需要服从教师或小组长指令,做到快、齐、静,完毕后将乐器放回盒内。

(二) 体育课

1、值日生制度

    体育课,每4人一组,轮流值日一周。值周时,在组长带领下按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上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组织学生整理好后收回器材。

2、请假制度

    如有事有病必须请假,并填好请假单.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

3、体育课六个不准

(1)不准旷课,迟到,早退。

(2)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必须穿运动装、运动鞋。

(3)不准携带利器。

(4)不准擅自离开课堂。

(5)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

(6)不准做危险动作及与练习无关的事,不得嬉笑打闹。

4. 体育课堂要求

1) 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体委发出队列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

2) 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报告老师:集合完毕,请老师上课),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 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

4) 体育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

5) 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二)  美术课

1. 准备美术课用具(彩笔、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棒)。

2. 课前将美术书及画具整齐摆放于桌面上。

3. 认真完成作业、不许乱画。

4. 课代表及时收美术作业。

(三)  微机课

1. 课前准备充分,带书等用品坐在电脑桌前。

2. 主动认真做每课一练。

3. 按指定学习目标打开学习任务,不得随意乱点

4. 自主学习认真快速。

5. 小组讨论积极高效(组长比组员多加一分)。

6. 完成任务准确快速。

(四)  科学

1. 铃声响起后,带齐课本及材料集合。

2. 进入教室后,保持安静。

3. 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私自碰触实验仪器和材料。

4. 实验讲解和操作中,学生认真安静,做好实验记录。

5. 下课后,值日小组打扫卫生。

___课学情表            1.1班

 

序号

 

姓 名

 

课堂表现

 日期

职务

1

乔一天

 

 

 

 

 

 

 

 

 

2

孙凯

 

 

 

 

 

 

 

 

 

3

刘向东

 

 

 

 

 

 

 

 

 

4

王紫峦

 

 

 

 

 

 

 

 

 

5

赵思源

 

 

 

 

 

 

 

 

 

6

白心远

 

 

 

 

 

 

 

 

 

7

赵若愚

 

 

 

 

 

 

 

 

 

8

陈曹宇

 

 

 

 

 

 

 

 

 

9

 

 

 

 

 

 

 

 

 

10

曹智博

 

 

 

 

 

 

 

 

 

11

张锦皓

 

 

 

 

 

 

 

 

 

12

贾皓然

 

 

 

 

 

 

 

 

 

13

任美臻

 

 

 

 

 

 

 

 

 

14

张雨琪

 

 

 

 

 

 

 

 

 

15

蔡欣汝

 

 

 

 

 

 

 

 

 

16

安琦楠

 

 

 

 

 

 

 

 

 

17

郭煊仪

 

 

 

 

 

 

 

 

 

18

许木兰

 

 

 

 

 

 

 

 

 

19

王博阳

 

 

 

 

 

 

 

 

 

20

齐曼羽

 

 

 

 

 

 

 

 

 

21

刘旭彤

 

 

 

 

 

 

 

 

 

22

刘若曦

 

 

 

 

 

 

 

 

 

23

何佳星

 

 

 

 

 

 

 

 

 

24

许柳

 

 

 

 

 

 

 

 

 

25

田家嘉

 

 

 

 

 

 

 

 

 

26

成依睿

 

 

 

 

 

 

 

 

 

27

张月

 

 

 

 

 

 

 

 

 

28

董子源

 

 

 

 

 

 

 

 

 

29

武佳琪

 

 

 

 

 

 

 

 

 

科任老师签字

 

 

 

 

 

 

 

 

班主任签字

 

 

 

 

 

 

 

 

 

序号

日期

课堂情况备注

1

 

 

2

 

 

3

 

 

4

 

 

5

 

 

6

 

 

7

 

 

8

 

 

学情记录表的充分利用,使班主任老师了解了学生在所有课堂上的学习和纪律表现,及时与科任老师沟通,加强了对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针对性,使教育无缝隙覆盖。

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各班班会内容经常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为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受古训的启迪和道理,使施教者与被教者共同重视“小节”,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由于家庭环境、个性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质与程度不同,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严辞警告,或动之以情,委婉启发,或以活动矫正,运用集体力量时常督促......, 总之,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人因事而异,正确运用教育手段,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4.开展各种活动,寓教于乐中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给予学生上台展示机会;学生做义工值周班活动,培养了学生心中想着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管理的能力;义捐义卖、跳蚤市场活动,使学生们学会了理财,更感受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与 北京农民工学校建立了扶助关系)趣味运动会不仅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班级俱乐部的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潜质的同学,培养还了学生领袖;才艺节的举办,使一大批舞者、歌者、笑星脱颖而出,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感恩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使孩子们的心灵丰盈起来;结合项目学习的游学活动,更锻炼并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比如北大清华一日游,洛阳之旅,藏山之游,赵县梨花节之旅”藁城宫灯展,颐和园”小导游经历,野外生存训练等等,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也悄然成长着。

5.从细微入手,构建文明班级

实施“11”工程,具体如下:

(1)落实“一个岗位”。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做好每一件事,养成对集体,对学校,对家庭负责任的良好习惯。

(2)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队列阵容,塑造学生紧张、严肃的精神面貌。

(3)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及课间活动秩序的文明有序。

(4)养成“一种礼仪”,见了老师要问好、要行鞠躬礼。

(5)坚持“一项制度”,即室内外,卫生区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优美整洁。

(6)养成“一种习惯”。即“不乱扔烂纸,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7)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即凡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和体育活动,都要坚持活动。

(8)创建一个“阵地”,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黑板报和文化栏的指导管理。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发挥其宣传教育的育人功能。

(9)美化一个“教室”,各班的布置要体现班级特点,营造生动活泼,洁净淡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10)成立一个“俱乐部”,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各班成立一个班级俱乐部,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

(11)设立“一个图书角”。利用阅读时光,每天20分钟的阅读时间,结合学校的“诚信书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存在的问题

1、虽然成立了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也组织过一些活动,但是没有形成制度,还不规范。

2、与其说学校和教师在教育着学生,倒不如说父母与家庭已经决定了孩子的80%。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4、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重新组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3、继续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在今后的路程中,去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接纳、自我更新,拥有一颗冷静平和博爱宽容的心,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