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学习资源 -> 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中数字化的应用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14-02-13 20:55:58

刘锦宜

我们所在的这所学校,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电脑,利用我们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在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时候,我们采用备学交流提升的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 利用主题网站完成备学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跟着走,这样所有孩子的进度是一样的,那么好的孩子就会感到速度慢,不能始终坚持饱满的状态,差一点的孩子又跟不上。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前的备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学校有较完善的网络学习系统,有e100分学习软件,也有专题网群,从课文朗读,生字的认读和书写,再到拓展阅读与检测,资源比较丰富。其次,记忆靠的是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这样记忆一遍,记忆相对持久一些。我们传统的课堂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了听和说,用耳朵听一遍和用眼睛看一遍是不一样的。所以,使用教学软件,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和学习。

我们在教学时,备学要求孩子上机备学,完成文章认读,字词认读和书写,然后以两人为单位进行检测,再进行集体交流,并进行课堂检测。对于能力稍差一点的孩子,教师可以提前安排朗读练习,这样孩子就能跟上其他孩子的学习进度,不至于落在后面。同时,课堂学习的重点是关注这些薄弱的学生,教师在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指导。对于能力好一点的孩子就教师安排他们提前进行后面的练习,进行拓展阅读。在课文的理解中,教师事前准备好主题网站上需要交流的问题。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在主题网站上通过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孩子的评论予以相关的点评和评价,并对好的评论进行精华推荐,激发孩子们的评论热情。然后在集体交流时,就不用对每一个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只对共性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方式针对于超前的学生,可以起到拓展提高的作用,对于稍差一点的孩子,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资源的可重复性,又能够让孩子在必要时,进行二次学习。

二、利用ppt、电子手抄报等展示学习成果

Ppt具有直观性,可以更好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从三年级起我们开始教给孩子如何制作ppt,起初只是简单的文字交流,图片展示。在经过一年的使用后,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使用ppt。ppt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特别适合用来介绍拓展型的知识。教师提前将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并安排孩子围绕相应的主题搜集资料,孩子们将搜集的资料整理完成后制成ppt,教师审核,和学生一起进行相应的修改。利用ppt我们制作了关于《新年》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展示,进行民俗建筑、各地风景介绍等与教学有关的知识的展示。这样,课程的学习是孩子们来组织的,在展示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行大大提高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与开放的教学内容。

稍大一些,教师教给孩子们制作电子手抄报,利用这种方式,将孩子们搜集整理的知识与材料进行整合,展示出来,我们在进行“童年不同样”的主题单元学习时,就利用这种方式来整合孩子搜集的资料和调查的结果,适当插入图片,很生动,也很直观。

利用现代的数字化手段,给孩子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在使用这种方式的同时,也应该强调我们老师安排的任务目标要明确,便于孩子进行资料筛选,同时,还应该强调ppt与电子手抄报的使用,重点不仅仅是比谁做的美丽,重点应该是形式是为了展示的内容服务的。再者,如果辅以评价量规,会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

三、 利用网络日记提高写作能力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小孩子认字多,会写的少,好容易写成了,又常常出现错别字,一但写错了,又要擦了重写,如何解决这些困扰孩子的问题,使用博文日记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便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从二年级起,老师与家长联系,一起为孩子建立搜狐博客,在博客上进行写作练习。起初教师安排孩子写博文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指导孩子们利用博客来记录自己采访感受,调查结果,学习反思等等。教师要对孩子的日记进行相应的评价,几句鼓励性的评语,一朵小花或一个笑脸,都能激发孩子的写作激情。当然,对日记中存在的问题要予以说明并提出改正要求。隔一段时间,推荐好的博文在全班展示, 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以往的孩子们写的东西多是老师看,好坏似乎无所谓,反正不好也没人知道。而网络日记写在博客里,让全班同学看,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当然写作时就格外用心 ,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利用数字化的多种手段,辅助我们的教学。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正是我校数字化下的个性化的体现。通过数字化教学,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开阔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走入更广阔的天地,达到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