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学习资源 -> 教学实践

数字化下的特色班级管理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14-02-13 21:04:09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班主任每天的生活,那就是 “痛并快乐着”。除了正常的管理班级事务外,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我校作为数字化未来教育的特色学校,有效开展小班的教育活动,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我就这一主题进行了实践探索,有了一定的收获。

一、全员参与,培养主人翁意识。     

每班定员30人的小班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而且采用班主任进教室办公的管理方式,做到在校“无空缺”管理。给每个学生创设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要请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如办黑板报时,把以前只有几个人包揽的工作,变成了全班每个同学的任务,使同学们可以在这块天地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每日的“读书时光”, 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在班级环境布置中,设置各科白板评比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室前后的墙壁上,设置“十分有才看我的”,展示班级全家福,和班级活动照片,让学生在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设置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同学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才能和自主性。

二、抓好校本课程,使《童蒙养正》落到实处。

《易经》上有句话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讲童蒙,童蒙养正就是在小孩的时候就要给他很好的良善的教育,能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这种教育是圣人功业。为什么?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知识,他将来必定也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他愈有科知识而没有品行是愈危险。所以,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全校集体背诵校本课程《童蒙养正》中的《弟子规》篇,选举弟子规的小模范,讲自己的切身感受。坚持用身边的事实,感化教育学生。不仅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而且得到其他学校的观摩和好评。

三、学生自己搜集资源,组织开好主题班队会。

每学期班级都要开展主题中队会活动,和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些事请全都有孩子们自己负责。听起来有些吃惊吧。但他们确实做得很棒。他们各有分工,有的设置主题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一天家”、 “我爱我的班集体”、“如何养成好的习惯”、“我来谈谈我的学习方法”、“我的理想”、“等等,;有的选材,有的制作PPT,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用孩子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孩子自己的方式去感知、认识世界。不仅锻炼了个人的能力,而且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积极上进,比学赶帮的好风气。

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定期组织班级游学活动。

我们利用小班的优势,利用周末的时间,邀请家长一起,走出校门,参加班级游学活动。如2012年3月的走出都市的繁华,回归大自然的宁静,感受丰收的喜悦。通过活动增强集体责任感,体会父母的艰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心怀感恩。

2012年10月去井陉贫困县“让爱和责任在心中飞翔”活动,为山里的孩子捐献文具和书籍,携手联合成一帮一的爱心小组。自己动手烧菜做饭,感受父母的辛苦,体会成长的喜悦。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性认识,培养良好的人生理想。
 

五、数字化班级管理平台

1.建立班级畅通的网络

班级QQ群、班级交流圈和家校通,是我校数字化班级管理的不可或缺的平台,除了有沟通桥梁的作用外,也是家长了解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最便捷途径。网络化管理使得班级管理开放性增强,便于家长随时了解班级活动状况和学生表现。我通过“家校通”给家长发送学生光荣榜、致家长信,通过论坛召开非实时的家长座谈会等,与家长交换意见。网络化管理,不仅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积极配合,而且也解决了班主任进行传统家访的时间矛盾,可以随时在线家访。

2、活跃班级论坛

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是网络化班级管理的又一大特点。班主任可以随时设定讨论的若干话题,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可在网上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班级论坛使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个性意识互动,创造性地营造班级文化,塑造班级形象,以此来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的成长。现实的班主任日常管理,必然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虽力求平等对话,但有时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居高临下的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是无形的。以网络为媒介的班级论坛交流则消除了这种压力,即使胆小、内向或害羞的学生也会乐于参与网上讨论与交流。于是我通过互联网设定讨论的话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家庭作业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孩子们和家长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我的教育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与调整作用。

3. 创建博客日志

班主任采用博客日志的方式,及时记录班级的一些现象或对班级一些事情的想法、看法,为班级建设长期积累数字化资料、数据和素材,加上方便跟踪和检索,对于实现科学化的自主管理也是十分有效的。

我们一直在努力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破除“保姆式”“裁判式”管理方式,人本化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走向人格、人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卢晓静

                                           20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