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教学反思
发布人:刘锦宜发布时间:2016-06-06 10:00:09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教学反思
刘锦宜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是犹太人的智慧书籍《塔木德》中的一篇。其讲述的是四个在丛林中探险时随时受到威胁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本篇文章重在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文章不难,却能引发孩子的思考。本单元,我们是按照模块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在单元学习初期,我们进行文章初读的时候,曾经进行概括文章和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我已经知道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大多集中在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上。所以,在深入学习中,这一点就不用在挖掘了。
这次是研讨课,自己依旧执着于一带多的学习方法。于是开始在选文章上下功夫了。无意中看到了小樊的《哈佛家训》,于是,几篇文章进入到我的眼中。他们分别是《四个好朋友》《再挖深一点》《挑水和挖井》《在坚持一小时》,董老师又向我推荐了《智慧的价值》。于是,好有将所有的文章推荐给孩子们的欲望。昨天,面对网站中的问题,我犹豫了,总放不下《挑水和挖井》这篇文章。于是,我请赵赵来帮我决定。赵赵的感受和我的接近,她让我下定决心舍弃《再挖深一点》。于是,自学分享两篇文章,拓展一篇文章。一切都订好了,只待开讲。
今天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状态挺好,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我重点关注那些能力弱和自律性差的孩子,让他们明白学习不能偷懒,更不能蒙骗老师。于是,能力弱的孩子词语理解解决了,偷懒的几个孩子被我一番拷问,也赶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了。有意思的是当我检查时,有几个旁边的小伙伴热心地帮同学解决问题,让人忍俊不禁。帮助也是学习的方法。经过一节课,大多数孩子完成了网络评论,并且开始看课外的拓展阅读。课后一统计,全班有20个孩子读了课外的文章,看着孩子们的学习专注认真,心中为他们高兴。
因为完成了评论,第二节课的交流变得格外热闹。首先,小组交流比较顺利,10分钟完成词语与问题的讨论。集体交流的时候孩子们对问题的理解比较透,第一个问题“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这点,学生们答得比较清楚。很快他们明白了团结、坚持、信守承诺、珍视生命等文中体现的观点。但没有一个人说出格拉夫在文中的作用。于是问题先放一放,我们开始讨论第二个问题,“你认为格拉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看了孩子们的评论,我对他们的理解有了了解。顺着他的思路,我们开始分析格拉夫,孩子们答出了智慧、爱心和冒险的精神,还有大多数人谈到的领导能力。大家都在说是在格拉夫的帮助下,四个人才走出丛林。这时,再让孩子们思考题目,于是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那一只箱子正是格拉夫精神的代表。
讨论完课内的文章,我们又去看拓展阅读《四个好朋友》。这是一篇寓言,学生们分析的时候没有发现这点,于是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全班只有小方看明白了。于是在讨论的时候,让学生思考文体的问题,于是有孩子说到了寓言,我又问寓言有什么特点,这样孩子们明白了不是带现实的朋友,而是能让自己成功的“精神”朋友。于是,孩子们带上了勇敢、乐观、坚持、团结、智慧,还有人要带“失败”和“恐惧”,他们希望能改造这些“人”,自己不禁莞尔,孩子就是孩子。
讨论到这里,孩子们已经明白了文章的主题和要表现的内容。于是我们顺利进入的《挑水和挖井》的文章阅读。一段一段文字的呈现,孩子们的心被拴住了,当文章戛然而止的时候,所有孩子都愣怔了。等他们明白过来以后,他们开始谈这篇文章的感悟。他们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他们明白了比别人付出多一点,收获才会更多。他们明白了要坚持做一件事,嘉琪更聪明,她明白了智慧的重要性。她的发言很具有概括性,让我禁不住佩服。
一节课结束了,我感叹于孩子们的思维的活跃,也感叹于一节课的思索。
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带上“失败”,还能找到成功吗?如箱子中的石头没有点到, 词语没有分析。幻灯片出来些问题,在指导的过程中,孩子们阅读得还是有些少。今后的课程还需要在不断的锤炼,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维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