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华研讨课《倾斜的伞》教案
发布人:石晓华发布时间:2016-06-06 14:30:04
倾斜的伞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本文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它以“雨中倾斜的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蕴含着的强烈的爱的气息巧妙地彰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 | |||||
课程目标 |
1、通过借助自己喜欢的方式,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借助数字工具,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借助拼音、借助文本、工具书等方式,认读本课5个生字,通过观看生字树、同学交流,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能够给这些生字组词,拓展认读相关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经验或工具书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通过小组合作检测,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反复的朗读课文,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明白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4、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
课前准备 |
网站、课件、评价表 | |||||
第一课时 | ||||||
课 时 目 标 |
1、通过借助自己喜欢的方式,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借助数字工具,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借助拼音、借助文本、工具书等方式,认读本课5个生字,通过观看生字树、同学交流,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能够给这些生字组词,拓展认读相关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经验或工具书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通过小组合作检测,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个性化目标: A层同学独立完成目标1、2;B层同学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完成目标1、2, C层同学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完成目标1、2。 | |||||
教 学 重 难 点 |
重点: 1、通过借助自己喜欢的方式,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借助数字工具,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借助拼音、借助文本、工具书等方式,认读本课5个生字,通过观看生字树、同学交流,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能够给这些生字组词,拓展认读相关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经验或工具书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通过小组合作检测,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难点: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 | |||||
学习准备 |
网站、课件、评价表 | |||||
|
|
设计意图 |
复备 | |||
学 习 过 程 |
一、进入情境 出示雨伞的图片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把奇怪的雨伞。下雨天,小朋友和他的外公一起走在伞下,小朋友身上一点儿也没淋湿,可外公却总是被淋湿。这可真是一把奇怪的雨伞啊!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 打开数字课程“倾斜的伞自主学习任务” 1、自己正确、流利地朗读《倾斜的伞》并完成以下任务: (1)标出段号。 (2)圈画积累的词语(重点圈画文中带拼音的词语)。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认读下面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红色词语的含义(可借助字词典或在线新华字典)。 淅沥 一蹦一跳 惊讶 灰蒙蒙 墨绿色 笑眯眯 困惑 微颤的声音 不知不觉 混浊 泪光点点 笑而不语 温情 珍惜 爱护 倾斜 每逢 挽起 胳膊 歪了 淋湿 传递 微微一颤 3、学习本课生字,要求能够正确书写,并给生字组两个词。可以参照生字树笔顺、结构、部首、组词。 (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进入小组检测环节吧。) 个性化:教师督促c层学生的学习 三、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检测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完成各小组的检测。 认读词语要求:能够准确认读下面的字词。 淅沥 一蹦一跳 惊讶 灰蒙蒙 墨绿色 笑眯眯 困惑 微颤的声音 不知不觉 混浊 泪光点点 笑而不语 温情 珍惜 爱护 倾斜 每逢 挽起 胳膊 歪了 淋湿 传递 微微一颤 小组检测完成之后,小组长完成评价表登记。进行快的小组完成一字两词的书写。 个性化任务: C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之后,老师及时跟踪检测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 1)字词认读并理解个别词义 重点是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 2)生字讲解 重点:三点水: 混 浊 淋 泪 形声字规律:眯 倾 递 四、拓展提升 完成生字书写 |
创设学习环境
自主学习: 初步达成目标1、2
小组检测: 基本达成目标1、2
全班交流: 巩固目标1、2,达成目标3
拓展提升: 巩固目标2 |
| |||
第二课时 | ||||||
课时目标 |
1、通过反复的朗读课文,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明白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2、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个性化目标:A、B层同学独立完成目标1、2; C层同学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完成目标1、2。 | |||||
教学重难点 |
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 |||||
学习准备 |
校网 | |||||
|
|
设计意图 |
| |||
学习过程 |
一、进入情境 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继续学习《倾斜的伞》 二、自主学习 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这把“伞”倾斜了几次?怎么倾斜的呢? 2、“这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想法。 把你的想法发表在评论中。 个性化:指导c层学生的学习 三、合作交流 预设:(一)外公对丹丹的爱 (1)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望望外公,外公头顶上本来也应该是墨绿色的天空现在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 (2)我困惑了:“怎么,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3)外公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4)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引导学生抓住“每次”、“总是”两个词谈体会。 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丹丹的困惑和外公的高兴。 (二)丹丹对外公的爱。 (1)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的天空一半是墨绿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引导学生理解:“我的心热了起来”是因为我听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 (2)“回到家里,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引导学生抓住 “微微一颤”、“泪光点点”体会到外公的激动与幸福。 个性化:给不同层次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 四、拓展提升 1、同学们,在这把温情的伞下,丹丹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回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亲人的疼爱,有邻居的关心,有老师的体贴,有同学的帮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爱的包围中成长。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2、 拓展阅读 见学习资源 |
复习旧知,引出本课学习重点
自主学习: 初步达成目标2
合作交流: 达成目标2
拓展练习: 巩固目标2 |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