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1活动1:浏览已有研究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16-08-23 15:23:51
1. 有关教与学的研究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对重要学科内容的深入探究
• “与其对一个主题进行泛泛地研究,还不如只对该主题下的有限方面进行深入探究。这样的深入探究能深入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每个学科领域中都有一些能深入探究的案例,帮助学生通过特定领域的研究掌握相关的概念。” (Bransford, Brown,& Cocking, 2000, p. 20)
• “专家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某个特定领域内的重要事实的理解是详尽和有条理的。教育要使学生充分掌握特定的学科内容的细节,这样他们就具备了在该领域进一步探究的基础。”(Bransford et al., 2000, p. 239)
围绕大概念来组织理解
• “在每一个学科领域中都有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总结了学者们研究的大部分内容。...这些概念能说明大部分已知领域的含义,而且它们还能为处理新问题提供基本概念。”(Bloom, 1981, p. 235)
• “如果没有对具有持久价值的大概念给予关注,学生得到的只是那些容易被忘记的知识片断。”(Wiggins & McTighe, 2005, p. 66)
过程性评价
• “过程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过程中的评价使得学生的思考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可视的。它能让教师掌握学生在学习前的想法,有意识地(而非随意地)思考并理解学生在“发展通道”中所处的位置,并相应地设计教学。在以评价为中心的课堂环境下,形成性评价能帮助教师和学生监控进展状况。”(Bransford et al., 2000, p. 239)
• Black, Harrison, Lee and Marshall(2003)研究了对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从5岁到大学研究生)、不同学科学生的评价,发现如果在他们的学习中加强形成性评价往往能够产生重要且实质性的学习成果。(p. 9)
• 关于有效课堂评价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大范围研究表明,这种评价方法在随后的学习评价中提高了标准差和学生成绩。(Stiggins, 2004, p. 27)
有目的的、真实的任务
• “当学习者(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习者)知道所学知识的用途,并能用所学知识影响他人时,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激发出来。”(McCombs, 1996; Pintrich & Schunk, 1996, cited in Bransford et al., 2000, p. 61)
• “那些更真实的学习任务确实提高了学生在传统考试中的分数…真实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们提出了他们感兴趣的校外问题,学生因此更关心这些问题和答案,这有助于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刻苦精神。”(Newmann, Bryk, & Nagaoka,2001, pp. 29–30)
2.了解基于项目的学习
如上文所述,“对重要学科内容的深入探究”、“围绕大概念组织理解”、“过程性评价”、“有目的的、真实的任务”等方面有助于形成优秀的教学设计,在本课程中引入了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帮助你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机会学习并掌握以上各个重要方面所涉及到的教学策略,并进行有效地技术整合。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通过能推动学生研究的有目的的、真实的任务和真实评估性的学习产品和表现来开发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基于项目的学习是由几个重要问题引导的,这些问题将课程标准、高级思维与真实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基于项目的单元包括了多种教学策略,可以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些教学策略包括:由学生、校外专家和社会成员共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运用技术来支持学习;通过多种类型的评价确保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好处包括:
• 鼓励积极的探究和高级思维(Thomas, 1998)
• 增加参与度,增强自信,改善学习态度(Thomas, 2000)
• 能取得不逊于其他教学模式的学业成果,因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比在传统课堂承担了更多的责任(Boaler, 1999; SRI, 2000)
• 有机会发展综合性技能,例如高级思维、解决问题、合作以及交流技能。(SRI)
• 能在课堂上接触到更加广阔的学习机会,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参与学习 (Railsback,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