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我们的地球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发布人:崔淑珍发布时间:2016-10-28 17:12:39

 

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

1.直觉:“天圆地方”说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 认为大地是平的,天空是一口倒扣的锅。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那么,方形的地和圆形的天怎样连接起来的?于是修改为天和地不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高悬在大地上空,四周有八根柱子支撑着。

问:如果只用眼睛看,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你们认为地板是平整还是弯曲的呢?
 

 
 
 
 
 
 
 
 
 
 
 
 
 
 
 
 
 
 
 
 
 
 
 
 
 
 
 

2、张衡的“浑天说”推测:“天似鸡蛋,地似蛋黄”的猜想。

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有“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论述。浑天说认为,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浑天说认为,日有星辰都附在天球上,白天,太阳升到我们面对的这边来。星星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到了夜晚,太阳落到地球的背面去,星星升上来。如此周而复始,便有了星辰日月的出没。
 
  

3、确实:麦哲伦环球航行。

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不断地探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闭合体。现在我们知道是一个球体。

 
 
 

4.科学技术:卫星照片、太空人看地球

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进一步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地球的形状像个长得并不均称的大鸭梨。

见证全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太空,终于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人类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可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