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学习资源 -> 蚕宝宝知识大全

蚕宝宝知识大全

发布人:崔淑珍发布时间:2017-04-10 15:53:56

蚕宝宝“知识大全”

 2017-04-10 柴实科学组 

孩子在养蚕时会提出许多问题,爸爸妈妈是否觉得回答起来有难度呢?这里就能找到答案哦~



 
 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蚕卵

 

蚕卵近似圆形,芝麻大小,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在蚕卵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

   

二、幼虫

3月31日出生(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蚁蚕长约2毫米一3毫米,体宽约0. 5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孵化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小蚕慢慢长大了

蚕的形态是圆筒形,分头、胸、腹3部分。

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有1对胸足。进食时,胸足能协助口器取桑叶。

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生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第8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

好多同学问尾角的用途,其实它是蚕宝宝的呼吸管退化后残留下来的,可以根据尾角的大小、坚挺程度、变黑程度来确定蚕的健康状况和成熟情况。

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是气孔,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三、蛹

一般情况下,蚕到了五龄末期(蜕皮四次以后的5天一8天),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食桑量下降,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发黄发亮,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

蚕蛹的身体与蚕比较,身体缩短,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胸足,身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孔还在。有翅的雏形,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

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孔。

蛹在一般情况下不动,但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在茧里还能发现蚕吐尽丝后化蛹之前蜕下的皮。

四、成虫

经过大约10到15天,蛹的胸部背面出现裂缝,蚕蛾从裂缝中钻出,它就将变成蛾了。刚羽化的蚕蛾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翅膀很快会向吹气球一样慢慢膨胀并展开,大约一个小时以后翅膀才会变硬。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口器退化,不进食;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羽毛状触角;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雌蛾体大,触角灰色,栉齿状,腹部肥大,爬动慢;

雄蛾体小,触角黑色,羽毛状,腹部狭长,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

羽化不久就交配,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产卵可延续2~3天。一只雌蛾可产300~500粒蚕卵。蚕蛾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

蚕蛾产下的卵→蚕→蛹→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

  

另外补充几个小知识:

1、滞育卵:一般来说,蚕蛾产的卵发育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滞不前,称为“滞育卵”,要等到第二年再孵化。但当温度、光照合适时,蛹时期的“蚕妈妈”就会决定要产出马上能孵化的卵,这种蚕品种幼虫期经过比一化性品种短,体质较强健,但产丝量略差一些。所以保存蚕宝宝时,可以冷藏,避免光照,降低温度,但不是冷冻哦!


2、眠:蚕的食欲逐渐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时,会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象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


3、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之后便可成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