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学习资源
发布人:贾丽媛发布时间:2018-04-11 09:09:00
诗人背景: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基础知识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
峙:挺立。
萧瑟:是联绵字,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
星汉:银河。 灿烂:是叠韵联绵字,光彩耀眼的意思,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幸:庆幸。 至:极。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