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皇帝的新装 -> 学习资源

《皇帝的新装》写作背景

发布人:张建辉发布时间:2022-11-11 15:47:01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他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精心进行再创造,使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更加典型化,增强了这篇童话的教育性和艺术魅力。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的丹麦还存在着农奴制度,是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劳动人民受着本国君主和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和人民大众饥寒交迫,生活贫困形成了强烈对照。安徒生一向关心人民的疾苦,憎恨统治阶级的腐败,因此把自己的爱憎熔铸在生动的、鲜明的艺术形象中。如本课把揭露的锋芒直指统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及官僚、大臣们,无情地鞭挞了腐朽的封建王朝,鞭挞了他们愚蠢、卑鄙、虚伪的本质,以及为了保持权力而不惜自欺欺人的丑态。这就具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读罢这个奇特的故事,掩卷深思,不难看出作者用心良苦及文章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