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交流话题
发起人:张建辉发起时间:2022-12-13 23:05:30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本文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为线索,层次清楚。请在课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活动 |
|
第一天 |
下午 |
山沟 |
红军 |
沿山沟前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次日 |
红军 |
|||
下午 |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
3.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结合具体语句,做简要分析,并完成下表。
困难方面 |
困难情况 |
战士态度 |
|
|
|
|
|
|
|
|
|
|
|
|
4.红军战士面对困难的态度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请结合课文中相应语句,进行分析。
5.本文以记叙为主体,穿插着一些生动的描写。请同学们仔细美读课文,画出生动描写的语段,体会作者生动、细腻的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结合文意,说说这些生动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示例:“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赏析: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用看似矛盾的语言,表现了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或小或大或远或近的“不可捉摸”的感觉。同时作者还运用了反衬手法,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来村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获得了“以声衬静,静更静”的艺术效果。
6.揣摩下面富有深意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2)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
7.什么是长征精神?如今祖国日益繁荣富强,我们是否还需要学习、弘扬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