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学6A
			
				鸟类的特征
				上传:崔淑珍(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9月15日      状态:正常
			 
			
			
			      
| 教学内容 | 鸟类的特征 | 
| 教材分析 | 本课重点在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观察记录、训练学生观察鸟类的特征,根据鸟类特征判定那些动物是鸟类,通过鸟喙与取食关系的趣味研究,进一步感悟鸟类世界的丰富多彩。 | 
| 学情分析 | 对于鸟类的外形很多孩子都能如数家珍地向你描述他的所见所闻,有一定的认识。 | 
| 对应课标目标 | 1、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2、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3、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4、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 
| 学习目标 |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外部形态结构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观察项目。 2、体验用各种资料客观描述鸟类特点。 3、激发兴趣科学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4、结合观察用自己的推测与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 5、观察讨论交流说出常见鸟类特征。 | 
| 重点难点 | 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 
| 教学准备 | Ppt | 
|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4分钟) 平常你见过那些鸟?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活动一、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1.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2、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3、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 5、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动物不是鸟? 活动二、鸟喙与取食。 1、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 3、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三、合作交流(18分钟) 1、小组交流、讨论、展示鸟类共有的特征。 2、说说蜜蜂、蝴蝶、蝙蝠、猫头鹰、蜂鸟这些动物是鸟吗?为什么? 3、讨论交流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什么? 四、拓展提升 1、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蝙蝠属于哺乳类,蜻蜓、蝴蝶属于昆虫。 2、课后继续收集更多种类动物的图片、标本及相关资料 | 设计意图   头脑风暴,孩子们如数家珍描述自己所见所闻。     本活动因为是趣味性活动,可不必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   引导学生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特征,最终形成共识,明确鸟的共同特征。     | 复备 | 
|   |   | 
| 板书设计 | 鸟类的特征:有羽毛、有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 
| 教学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