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曹胜华 -> 阶段成果
《如何提高小学生生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上传:曹胜华(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4月21日 状态:正常
本学期以课堂教学实践作保证,以反思小结促提升,努力营造浓郁的行动研究氛围,使行动研究工作得以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一、行动研究进展情况:
1、确定重点,制定计划。
(1)确定准备阶段研究重点:自“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立项后,认真对课题进行讨论,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实际确定了准备阶段内容和重点:
a. 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成因,并研究策略。
b. 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阅读教学的策略。
d.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制定学期研究计划:
夯实字词基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认真调查,深入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掌握本校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通过观察、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我班学生阅读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缺乏指导,盲目阅读;二是阅读兴趣不浓,自觉性差;三是家长忽视阅读,观念落后。
3、重视实践,不断探索:
(1)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阅读教学策略
课堂是行动研究的主阵地,离开了教学实践,行动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始终把行动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行动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研究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手段和策略;另一方面,我通过班级图书角(学生自原捐的图书),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对所有的图书完成了目录编辑,还制订了班级图书借阅制度,安排了三名图书管理员加强图书的管理,学生阅读兴趣大大的提高。
(2)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a、继续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利用课间、班会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举行读书故事会等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b、将语文签读纳入每天的作业之中。老师从阅读的书目、学会的生字、学会的新词、感受、家长、老师评价等方面,综合的掌握学生每天阅读进度。
c、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教师的指导、介绍、引荐,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对应课内,引领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d、向家长宣传读书的益处,鼓励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成果:
1、我班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成因,给行动研究的继续深入指明了方向。
2、课堂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激发并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如:通过课始的进入情景等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通过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演一演、写一写等形式促使学生保持对文本的阅读兴趣等。
3、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增加了,阅读的兴趣比以前浓厚了
三、在实施中的问题和思考:
通过本行动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方向和策略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课堂上注意阅读方法指导、课下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正在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未能同步。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影响、教育和引导的结果。这要求家庭在培养学生良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断熏陶、体验,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有的家长却不能以身作则。
四、行动研究的下一步打算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并将行动研究与本人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2、以行动研究促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究、反思,提高语文课堂质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注意研究积累,形成研究成果。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