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关春华 -> 阶段成果
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归因分析
上传:关春华(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4月11日 状态:正常
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归因分析
1、 组内气氛不和谐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之间有时不能友好相处,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这主要是由于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都存在差异。
2、 组内成员任务分配不均
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3、 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
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则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
4、 教师监控不到位:
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监控。尤其是实施实验之初, 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还较低,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除了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要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5、时间不足:
有时,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的合作时间不够。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