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若楠 -> 研究方案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上传:高若楠(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3月17日      状态:正常

课题名称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研究人员

 高若楠

任教学科

 数学

关键词

 计算能力 方法 多样化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的大环境下,计算能力对于当今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课标上要求低年级结合生活实际,使数学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计算的速度;中年级则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口算、笔算的速度,能运用运算定律提高计算速度;高年级要求加强速算训练及能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来提高计算能力。

而低年级段的数学计算中,计算内主要涉及100以内的加减,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除法。而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计算频频出错,学生和家长往往把罪责归为“粗心”,果真如此吗?那么计算问题如何解决?“粗心”有救吗?学生的计算能力参差不齐,20以内的加减出错率较低,但是涉及到稍复杂的计算,比如混合运算,涉及到进位退位,就会出现问题。此外个别基础较差的孩子,乘除法也有问题。

 2.现状分析

    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而且已经对计算能力进行了拆分,估算能力,口算能力等。我这回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低年级上,在没有复杂的运算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低年级的计算能力。

二、问题的界定

1.研究对象范围

低年级(一二年级)的学生

2.课题的界定:
  数学计算能力主要包含:计算的正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合理性四个方面。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问题的归因

通过搜集资料文献调查、进行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提出问题归因假说如下:

1.练习程度不同,任何一种技能都是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都需要一个练习巩固的过程,而有的学生往往缺少这个过程。

2.个体性格的差异。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对自己的学习需求,有所不同,一直有这种内部驱动力的学生,往往在计算上会比较优秀。

3.能力、气质和性格也影响着技能学习的效率和水平。充满自信,头脑灵活的孩子在学习技能中往往效率比较高。而那些缺乏自信,头脑呆板的人则比较困难。

四、措施与方法[A1] 

 (一)在备课、教案和具体的课堂实践中采取的措施

   需要练习,而低段的学生又很难实现课下自主的练习,所以只能把练习融入在课堂教学中

1.找到正确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计算中有很多方法,比如说“破十法,凑十法,想加算减法等,掌握了方法,学生在遇到计算问题时,就有了抓手。

2.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习兴趣。单纯的计算,是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还是要依靠兴趣和学习热情,所以课堂上设置的计算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竞赛,说一说,画一画,抢答,等等。要克服孩子的厌学情绪,可以采用,送信,摘苹果,抢红旗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出现,寓教于乐。

(二)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的措施

1.明确计算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计算的重要性。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会计算的重要性,买卖商品,家庭日常的收入支出,没有一个能离开计算,班里可以开展“一天我算了多少回的活动“去体会计算是和生活密不可分的。

2.让家长知道计算的重要性,配合每天的口算练习。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所以常规的口算练习,必须坚持,低年级自觉性差,所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所以要在家长会或和家长沟通中,强调计算的重要性,每天签上时间和成绩,督促口算的练习。

3.小比赛,促进计算能力的发展。开展全校的计算大王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观去练习,树立计算严谨的学风。

4.常规的监督不能少。

低段学生自制力较差,而提高计算能力,是个持久战,所以每日的督促不可放松,

①每日的常规检查,老师完成。

②每周的小测试,加强紧迫感。

③.每月的学校评比,树立自豪感。

 

 


措施与方法是在归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来的。此部分在研究方案中可删去。

在研究报告里是重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