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品呈现 -> 数学
作品二(1)
上传:张可(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7月04日 状态:正常
|
册数
|
目标依据
(学段目标)
|
目标 |
质量评价 |
|
四年级上册 |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对周期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
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和设置相关的课堂活动来考查,记录观察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主动性和兴趣,体会学生对数学是否有信心 |
|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
知识与能力 |
数与代数 |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自然数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掌握乘除法的运算技能,会用计算器探索运算中的规律。 |
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以及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教科书相应的书面练习来进行评价 |
|
图形与几何 |
经历探索线与角位置、形状等的过程,了解线与角的基本特征,会画角、垂线、平行线等。 |
|
统计与概率 |
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过程,会用平均数、众数、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
|
过程与方法 |
数学思考 |
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对图形位置关系的认识
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
收集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
可以通过在自主学习的阶段考查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表达自己的思考
|
|
问题解决 |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
可以通过在合作交流阶段考查学生能否与他人合作来解决问题,能否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