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2课时
第一课时目标:
1.通过用自读、小组互读古诗,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 默读古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认识和理解“篱落、疏疏、稀疏、翁媪、茅檐、无赖、吴音、无赖、莲蓬、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熟读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进入情境:
“童年是一张白纸,可以绘出最美丽的图画,可以写出最感人的诗文。童年是一片土地,可以种出各种庄稼,开出各种鲜花,也可以长出茂盛的森林。”
这句话道出了童年的美好,也暗含了童年的多彩和多变。怎样拥有一个有意义的童年?现代的孩子和古代的孩子相比,也许会有不同,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八百多年前的宋代,看看那时候的孩子玩些什么。体会谈们的童年快乐吧!
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
1.通过用自读、小组互读古诗,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整体感知,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2.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红色词语的含义(写在语文书上)。
“篱落、疏疏、翁媪、茅檐、无赖、吴音、莲蓬、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有困难,可借助字典和网络。】
3、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把自己的理解发表在“合作交流”中。
三、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互相检查课文朗读和词语认读吧!
2、小组内在论坛上交流诗句意思。
3、全班交流。
四、拓展提升:老师检测。
小组之间竞赛: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在说说诗句的意思。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篱落: 径: 未成阴:
诗句的意思: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寻:
诗句的意思:
【教师预设】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茅檐:茅屋 。
醉里:酒后微醉。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时,在江西上饶。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
翁媪:翁,老年的男子;媪,老年的女子。老年夫妻。
(设计意图:巩固目标2的学习)
第二课时目标:
1、 背诵古诗。
2、 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进入情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二首》
二、自主学习
1、先自背后小组内互背古诗。
2、说说这两首诗词中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你发现古代的孩子和现代相比有什么不同的乐趣?把自己的理解发表在“合作交流”中
三、合作交流:
1.说说这两首诗词中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教师预设】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这首诗描写了南方农村暮春田园景色,穿插了儿童捕捉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清平乐》是宋代爱国诗人写得一首描写( )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 )的描写以及( )形象地刻画,抒发了( )。
2.你发现古代的孩子和现代相比有什么不同的乐趣?
四.拓展提升:
1.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童趣的古诗。
《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结合诗中描写的景物,想想当时的画面,编写一个故事,看谁编得更精彩。
3.你喜欢哪一首诗词?用自己的方式把画面中的情景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