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承担着多种角色,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扮演了教育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这六种角色。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分别扮演好这六种角色,更重要的时候能够在这六种角色中自由转换,避免不同情境造成的角色冲突和自我冲突。
一、教育型管理者
班主任承担着维持班级正常秩序、塑造班风、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多种管理责任。但是与其他企业公司管理者不同的是,班主任所管理的是“孩子的未来”,因此在工作中不能依靠单纯的管理手段去工作,更多的要谨记自己是教育者,要从教和育的角度出发来管理学生,或者说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应该本着育人之心,不以管理为目的来进行工作。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寻求学生某些不当行为的根源,不能简单论是非对错来进行批评教育,应该要从根源入手,寻找问题的本源,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让学生自己思考领悟,即重“教育”而非“管理”。
当然在班主任工作中适当的管理手段仍是必须的,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有一点必须铭记:我们必须真正以人为本、真正为学生着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二、学习指导者
班主任也是一名教师,因此学习指导者也是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信息时代,教师的责任或许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与指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学习指导者的角色更多的是从班主任教师角色出发来讲的。这里书中列举了一些在教师中长期存在的误区,如用提问的问题来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觉得这些内容很实际,给了我很大的警醒。知识问题用知识手段解决,纪律问题用管理和教育手段解决,二者不可混用。
在教学方面,精英未来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不同,它主张学生的发现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与本书的理念完全一致,因此努力做好一个学习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与指导,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角色,当然这种角色多用在课堂中,在平时的班级教育管理中要注意区分这两种角色。
三、学生的平等对话者
平等似乎在中国的师生关系中是很难存在的一个平衡,我国自古讲的是教师高高在上,包括我自己,小的时候总是怕老师的,觉得教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是圣旨,有时会发生父母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对老师说:某某老师,您帮忙给说说这孩子。但是现在我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相互作用和交流信息,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些人向另一些人灌输信息,因为最有利于人际交往和互通信息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在我印象中很多班主任主张做学生的朋友,我一直认为这个朋友角色在师生中很难达成,至少在“教师”与“学生”这两种特定的角色身上,朋友这种关系很难存在,因为朋友关系可能会导致某种“压迫”,而这种关系在师生中是不适合存在的。因此我很赞同王老师所提的平等对话者这个角色。
精英未来学校主张教师要用爱去关心学生,不能用所谓的权威去压迫、管理学生,这其实就是要求每个教师、班主任都作为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和学生有最为平等的交流,这样的教育效果其实也是最理想的,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也是渴望被尊重的,即使是小学生。
四、学习者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自身必须有好学精神。教师之所以称之为教师,是因为她能够给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教给他们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而且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一个好学的班主任也能够时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建立一个“好学”的班风。作为班主任要首先让自己成为好学者,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精神,我们不能一边抱怨学生的不爱学习,另一边自己又不愿意自己学习进步,试问一个不爱学习的班主任教师有什么资格去抱怨学生难教,学生不爱学习呢?
其次,作为教师,不仅要自己爱学、会学,而且还要会教,怎么样将自己所有教给学生这是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课题。我觉得如何教在班主任身上的意义更大,因为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这就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命题和要求。我认为教好学生就要先说服自己,以自己为表率,以自己的言行知微见著地教给学生一些东西,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能够耳濡目染。
最后,很多教师都会抱怨说现在的学生难教,其实我们要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没有难教的学生,只有你不适应的学生。我们认为学生“难教”,只是因为现在的学生与我们长期以来自己“假想”的有所区别,这样的学生我们不知如何应对所以才会觉得难教。因此我觉得我们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遇到事情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做一个好学者、乐学者。
五、心理工作者
鉴于自身专业的一些原因,我从未想过班主任也会是一名心理工作者(一直认为心理教师应该是专职的)。这无疑给班主任又提出新的命题。因为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从来未体验过“心理工作者的班主任”应该是什么样的,故而让我们成为一个心理工作者的班主任无疑是一个新的重要命题。
我认为心理工作者的班主任就是面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要急于判断对错或者给出学生所谓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应该如何。在心理工作者的眼中,每种行为都没有绝对对错,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背后的原因,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作为一个道德评判者去评价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当然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改正某些不符合现今道德要求的行为),而是要帮助学生分析他的行为,从这种分析中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什么是正确的。
总之,作为心理工作者的班主任不要急于给学生“下定义”,要仔细寻找学生某些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来解决根源性问题。
六、家庭教育指导者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局限于学校,她也会涉及到很多家庭教育的内容。在本书中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详细地班主任如何知道家庭教育工作的流程,即发现孩子问题、研究其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帮家长分析,给家长支招、结果反馈,继续指导。
在我们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会更多的涉及到和家长的交流。在交流中,我们要注意和家长交流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和家长谈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另外可能会有指导家长完成某些家庭作业或者教育的内容,这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不要是一种指导者的姿态,我们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家长进行对话,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总之在学习了班主任的角色后,我发现一些班主任的角色是我从前没有意识到的,或者对其有一些误解的,在学习后有很大收获,明白了班主任的角色及其含义、如何去实现、什么样的角色扮演是不正确的,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适当的时候扮演适当的角色,避免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牢记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根据情境灵活转换才是班主任角色扮演的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