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做一个专业班主任》第二章后,我认识到班主任影响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多么的重要,结合我自身的思考,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自我。这里的以身作则不仅指教师要早到、晚退等等,更多地是指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做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包括亲和力、善于倾听孩子说话、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公平公正、温和、宽容耐心、诚信、乐观开朗、幽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良好行为准则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榜样,能够帮教师树立威信,也是教师师爱的一种体现。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做个优秀的人是班主任能够影响学生的第一步。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认真执行教师忌语、教师忌事,同时也要将自身和学生教育联系起来,有时可以用自身的一些经历来和学生分享,教育学生。
其次教师要慎用一些消极管理措施,同时要注意任何措施方法不要走极端,绝对化。本书提供了十种影响学生的手段方法,我认为这些方法要有选择的使用,对症下药,出“组合拳”,不能单一依靠某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表扬学生,不能一味地表扬,要真诚实事求是,不能简单化,标电话,增加表扬的教育色彩,当一个不爱做卫生的孩子在经过老师的说服后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强化他的行为。
最后在发现学生的一些问题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再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影响学生。例如某个学生总是写错字,在纠正很多遍,让他抄写后还是错,这时不能一味采取批评、惩罚(认为学生故意写错)或者评比等方法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这样反而会打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认为应该了解学生究竟为什么写错,是记不住字形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故意写错,在知道根源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
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榜样、集体舆论、师爱、威信十种方法。
1.定规矩:班主任首先要强调学生必须遵守的义务,如不能迟到早退、不能打架骂人、不能抽烟喝酒等。其次班主任不能单凭自己的意志影响、要求学生,要在和学生商讨后定下大家都认同、切实可行、易操作、条文适量的班规。班规要满足:多数人能做到、少数人违反,通过教育处罚等手段能有效降低违反的人数,而达到无人违反时,则要制定或修改成为新的班规。最后班规是动态的,当班规已不符合要求时要注意重新制定新班规。
2.评比:谨慎选择评比的项目,没有必要把大多数同学的注意集中到个别学生的问题中,对于班级中一半左右同学还未做到的事情,可以采用小组竞赛、评比的方法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与多数人都做到的事情,只需关注没做到的学生即可。
3.批评:防止直接的没有目的的批评,适时把批评变成分析、建议、幽默、理解等,其他更加行之有效可以改变学生行为与想法的方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对于“批评上瘾”的学生,更需要耐心的个案诊疗,防止走上叛逆反抗的极端。
4.惩罚:惩罚有具体的警示作用,与奖励同样重要,也是建立学生道德底线的方式之一。但是我们要注意惩罚的方式,提倡“理性惩罚”。适当采用剥夺型惩罚(取消发言权、不准进教室、请出教室、回家取东西、放学不让回家、停课、调座位、没收物品、取消参加活动权、停职撤职)、偿还型惩罚(要求道歉、赔偿、罚抄作业、强制补课、写检查、当众检讨)、吃苦型惩罚(罚站、罚劳动、罚跑步)、冷淡式惩罚、简介惩罚、升级惩罚(报教务处、给予纪律处分);同时要坚决禁止讽刺贬损、打骂、侮辱性惩罚、公布隐私、孤立犯错者、不平等惩罚、无关联惩罚、学生连坐、家长连坐等类型的惩罚。
5.说服:
简单的说教并不能影响学生的行为,真正经历的事情才能让学生汲取教训。说服,需要平等、理性的分析学生的问题,指出他行为的内在问题,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非动用权利迫使、斥责、诡辩式的没有余地的让学生接受。另外说服还要注意:说服能够解决的是由认识模糊或错误引起的偶发或初始行为,且改变这种行为并不需要太多意志努力的时候;说服时班主任要注意从学生而非教师的观点出发;说服要和必要的处理分开。
6.表扬:表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表扬不能随便、简单、表面,教师要发现学生优点,特别是学生自己都不曾觉察的优点、坚持的优良品质,真诚、具体、实事求是的加以表扬。需要注意的是,表扬不能无休止的滥用,以防止表扬失效,或学生表扬中毒,变得骄傲、抗挫折能力差等;表扬要注意随时强化,不能表扬一次过后就忽视;要增加表扬的教育色彩,减少管理色彩。
7.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树立榜样需要做到:与学生的价值观比较一致;与社会风气比较一致;与学生的“重要他人”的看法比较一致;推荐榜样,而不是命令学生学习摸个榜样;通过学习榜样,能得到快乐;班主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
8.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作为一种“隐性武器”,是班风的重要方面,不但可以阻止学生做错事,还可以引导学生做好事。在集体舆论中,大家自然而然的这样去做,形成正确的习惯。但是使用这一方法需注意:要间接使用,要引导舆论而不是带领舆论;班主任要避免成为“精神乞丐”。
9.师爱:师爱的范围笼统而模糊。对于教育学生我们应始终保持一颗爱心,但是不能不加分辨的用爱去教育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只有心理型的“情感性”问题可以用师爱妥善解决。教师要准确地领会师爱,恰当地表达师爱,相信而不迷信。
10.威信:威信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班主任通过人格魅力、职务权力、专业能力等方面树立自己的威信。通过亲和力、善于倾听、换位思考、公平和公正、温和、宽容和耐心、诚信、乐观和开朗、幽默、漂亮的人格魅力;内在品质与能力的职务魅力;杰出的教育、教学能力悄无声息的起到作用。
以上是我学习后的一点反思,中间理论、方法的论文偏多,而实践偏少,希望各位班主任老师能够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