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反思日志 -> 工作的重点和边界

工作的重点

上传:夏雪清(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8月09日      学生评价:5星      状态:正常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1.教育与管理,教育是重点。

管理作为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实际上是教育的手段之一,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育活动中不应该让管理压倒教育,更不应让管理代替教育。例如,学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到其他同学,那么对该生的批评和惩罚应该处于次要位置,而帮助该生认识问题,改正坏习惯是重点,不一定要批评、惩罚以维持班纪,而可以选用适合该生的任何办法。

2.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前者是重点。

在现实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往往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忙碌,内容多是“与现象搏斗”,治标不治本。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精神境界的提高,生存状态的改变,不应把工作浮于表面,而对学生的精神境界比较麻木。例如,学生厌学,班主任探究其厌学原因,关注其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针对该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的帮其改进学习方法或布置学习任务。

3.素质与学习成绩,素质是重点。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整体的成长,学习成绩是一个数字,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人素质的一部分。只看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素质教育,是因小失大的错误。例如,有的学生书写能力差,但口头表达能力强,会表达的意思不能通过书面语呈现出来,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但作为班主任不能因此把他归在差生行列,他也许只是学习能力与其他学生不一样,需要特殊方法区别对待,那么办主任就应具体诊断,仔细分析,找到适合该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激励学习信心,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大有帮助。

4.班集体与个别生,班集体是重点。

个别生毕竟是个别的,需要班主任付出额外精力区别对待。但是多数问题生并非总摆出大闹天宫的架势,只要班主任不过分刺激他们,他们对机体的直接破坏作用未必很大。班主任没必要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他们身上,而应该抽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顾集体,照顾多数人,因为班主任不是专为个别学生服务的。班主任应该头脑清醒,把精力花在能做好的事情上,而不是怒着劲去做一些显然做不到的事情。例如,一些重度问题生,已处在学校与社会的“边缘”,学校教育已经对他起不了太大作用,那班主任就不应该付出大部分精力去把他“拉”回班级,“拉”回课堂,而应把精力放在大部分同学身上,毕竟不是该生一个人的班主任,班主任对其他同学也是负有的责任的,而集体利益一般高于个人利益。

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怎样抓住工作的重点,其中包含很多学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班主任要随时对眼前事情进行评估,分出轻重缓急,抓住重点,区别对待,才能真正做好工作。

  • 其它年级.1班:贾惠云  评价:5星    2014-09-17 15:59:29

    有着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