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反思日志 -> 班级日常管理

分小组,班级管理更有有序

上传:贾惠云(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9月15日      学生评价:5星      状态:正常

分小组,班级管理更有有序
    在如今大环境的督促下,为了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班级自主管理体系,让班主任成为班级管理的思考者,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执行者,建立“班级小组竞争合作管理体制”,在所带班级中开展这一班级管理新形式。目的是为了通过小组成员的竞争合作管理,真正达到班级事务“人人有事干”、学生养成“事事有人管”的效果,让班级管理更有序,同时将学生的养成评价从学校延伸到自己的家庭,通过家长学校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
    1、关于分组
    分小组,把班里的30个孩子分成了5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等各方面的情况,将全班级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个小组每个等级各有两个孩子。由于在分组时参考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及表现,所以各小组的综合实力比较均衡,这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奠定了一个公平的基础。每个组内安排一名小组长和班委
    座位的安排可以是调整成三人一排,前后两排六个人是一组。之所以这样做,首先从形式上,让学生感受到他们6个人就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团队。在座位的安排上前后之间的距离要相对靠近,保证了小组的相对对立。有了这样的分组之后,班里的30个人变成了5个“豆腐块”。管理30个单位,和管理5个单位,那可是省了好几倍的力量。
    2、组内带头人的确定
    每个小组有一名小组长和一名班委,小组长与班委合理分工。小组长主要负责组内的作业收交、卫生、活动等几项,而班委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组内学习和组内纪律。首先两个组内带头人得友好合作,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关于组长和班委的确定,采用竞争上岗,大家投票选举,确定最有组织能力、最有责任心的学生来担当。他们不仅仅是要自己的学习好,也要能帮助他的组员学习有进步。每名班委和组内学习最困难的同学结对子,手拉手,帮助他学习。每个星期一的班会前,利用课间召开一次小组长及班委会,让组长相互交流他们在处理问题时采取的方式方法和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在会上,一般会采取鼓励他们,让他们能更好的为他们的小组服务。
    3、展开小组管理合作与竞争。
    合作与竞争在这里并不矛盾,只有小组内成员积极合作,才能一直对外,增强组与组之间竞争的实力。
    每天早上学生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情,主动把作业交给小组长,小组长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可以收齐整个小组的数学、语文作业。不必下座位一个一个的收作业,显得教室里乱糟糟的。然后每个学生拿出抹布,快速清理自己脚底下的方砖卫生。早读铃声一响,教室里立即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上下午的大课间,小组长走出教室之前,都要负责检查一下自己小组的桌椅是否摆放整齐。中午下午放学后,小组长负责检查小组的卫生,不干净的,小组长有权利和责任让其成员回教室打扫好,值日班长在黑板上记录当天的反馈情况。比如三组桌椅不整齐。四组地面卫生很干净等,评出当天的优胜小组。再次,课间秩序,小班委来负责。小班委互相监督其他组员的课间行为是否规范,发现又在楼道打闹喧哗的孩子,及时制止,如果不听劝的,及时向老师汇报。最后,小组长每天收起作业来,先检查,然后再向老师汇报作业情况,节省了我不少的时间,直接去找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或者及时沟通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查漏补缺。以上这些都是小组内日常事务的管理方面需要大家的合作。而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内部成员的合作更是重要。可以设计一个课堂评价表格,如下:
    学习评价(作业、课堂等) 行为习惯 个人 小组 名次
      在课余时间课任老师多交流,总之,分小组,把小组建设好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学生,让班级一切活动更有序进行。

 

  • 其它年级.1班:郭晓辉  评价:5星    2014-09-29 15:40:41

    具体,明确。

  • 其它年级.1班:王苏  评价:5星    2014-09-17 20:10:28

    方法具体,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