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进行问题学生的诊疗?
在我们记忆里,有学生、班级出现的地方,一定有问题生。问题生有很多代名词,如差生、落后生、后进生、学困生、个别生等。随着社会的推进,这些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越加多样,不仅限于学习、品德方面,他们是在品德、学习态度、习惯、心理、家庭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且一般的表扬、关爱、批评、检查、请家长这些一般学生的教育方式不能解决,需要进行个案诊疗,我们将这些学生界定为问题生。要科学的进行问题学生的诊疗需要班主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努力:
1问题生的界定及分类
不能用常规教育手段引导是问题学生的共性,但他们有各自的问题所在,也没有万金油能以一治之。所以,首先我们要先将他们分类。从问题的类型与严重程度上,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两大类。
横向问题:①不良行为习惯型:学习成绩、品德均没有大问题,就是小动作、接话茬、马虎、磨蹭、没有礼貌、不懂规矩、活动消极等一些管不住自己的小问题。②厌学型:不学习、听讲、写作业,上课蔫下课精神,精力充分都用在不务正业上,不看学习就是个好孩子的学生。③心理障碍型:多表现为自闭、自恋、由于、躁动、攻击行为、多疑、沟通困难等心理方面,虽成绩不好,但品德、纪律没有问题,让人觉得怪。④品德型:出现欺负弱小、小偷小摸、不正常异性交往等,处在学校与社会的边缘生。⑤好学生型:这一类学生表面看品学兼优,但会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过强、抗挫折能力极差的问题,有时会突然犯错,如早恋、出走、犯罪、甚至自杀。
纵向问题:①轻度:对集体没有大的妨碍,家长没有失控,班主任能用个案诊疗与常规教育手段结合的方法能解决。②中度:对学校生活出现不适应,对集体具有破话作用,常规教育实效且单靠班主任的个案诊疗也难以解决,需要学校、家庭,三方合力解决。③重度:边缘生,家长完全失控,学校能力有效,需要依情况由社会、医院、公安部门介入。
了解了问题学生的界定与分类的同时,也了解了不同类型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方便以后进一步根据纵向的深度组织力量开展工作。
2问题生诊疗的步骤及方法
在掌握问题学生的界定后,我们要开展问题学生的诊疗。这里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问题学生与班风、日常管理的关系,二是问题学生诊疗的步骤方法。
与班风、日常管理的关系:班上出现问题学生,一定要注意班风的导向,在控制问题学生破坏程度的同时,积极稳固群众基础,树立班风正气,为解决问题学生奠定大环境基础,同时也要争得学校、家长的支持,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另外,不要因为解决问题学生而忽视班级日常管理,同时对问题学生的日常管理也不要期望过高,如果问题学生较多要分轻重缓急,分别解决,以免牵扯过多的精力,顾此失彼。
问题学生诊疗的步骤方法:①鉴定谁是问题生;②确定问题生的问题程度;③看问题生对班级的破坏程度和问题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决定工作的轻重缓急;④诊疗的前体是全面了解情况;⑤提出假设,初步确诊;⑥评估家庭教育能起的作用;⑦拿出诊疗方案;⑧必需根据诊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准备修正。
3问题家庭的分类指导
问题学生的诊疗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学校的帮助。并且,问题学生的产生也与家长的错误方式或不做为态度有关,故班主任必要要确定家庭教育的作用,以便调动家庭积极因素,减少家庭消极因素。这需要从评估家庭家庭教育作用与问题家庭的分类指导两方面入手。
评估家庭教育作用:①家长对孩子是否失控;②家长的责任心;③家长的诚实度;④家长是否虚心;⑤家长的悟性;⑥家长的意志力;⑦家长的时间;⑧家长的教育观念;⑨家长在家中的地位,⑩家长之间是否一致。
问题家庭的分类指导:
1.溺爱型家庭:学生表现为任性、自私、怕苦、生存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厌学、贪玩等。教师要具体告诉家长事情不能做、少做,什么话不能说少说等,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感情,并且要有耐心,梯度进行,逐渐转变。
2.放任型家庭:学生表现为整体的没家教,任性、蛮横、没规矩、散漫、片刻、厌学等。家长多表现为不得已或懒惰。教师要帮助家长重拾权威,并提醒其长此以往的后果是更加麻烦,逐步建立威信,拉紧缰绳。
3.纵容型家庭:由于家长的有意袒护,学生表现的更为严重,较放纵也更加危险。家长的价值观出现问题,因积重难返,教师也不能修正。这样,教师要建议家长少用拜金、恃强凛弱等价值观影响孩子;对袒护学生的行为要予以批评并指明后果;孩子因此惹出祸端,要让家长负责也感受教训。
4.管制型家庭:学生由于受到长期的高压管制,导致物极必反出现放任、两面派、厌学、行为习惯出问题、自闭等。家长多表现为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自满于自己的“成效”;殊不知孩子的问题暗生,逐渐积累导致爆发。班主任要具体的帮家长规划出需要家长管的条目,哪些不应该管;另外,给家长提供一些非管制类的教育方法。
5.冷漠家庭:注意冷漠与放任的不同,孩子多表现为性格孤僻、不热情甚至自闭,或反之特别热衷于人际交往、不离人。对于冷漠的家长要区分是原发型或后发失望型,指导一些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或帮助他们恢复对孩子的信心,树立永不放弃的观念。
6.无规则家庭:多出现在小商贩、外来务工、留守等家庭。学生表现为生活无规律,课下无人管,容易受其他不正之风的影响,演变成不良行为习惯型、厌学型、品德型问题生。教师要注意大气候的班风的养成,平时加以关心,需要班妈型情感体验,对于家长要多加理解,并给与简单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醒他们尽可能多的关心孩子的发展。
7.高期望家庭:望子成龙的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这样的家长不考虑孩子的主管感受,往往不尊重、一厢情愿制定目标、威逼利诱的让孩子落实。学生多表现为年龄小时还好,到了一定时期出现消极怠工、逆反、厌学、自卑、自我攻击等。教师单纯劝说降低期望往往不可行,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权威测试,找到孩子的真正优势、弱项、潜能等,通过事实让家长回归理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这类家长的虚荣心、好面子。
8.垂直家庭:学生缺乏同龄人、同辈人的交往,表现在幼稚、不懂事、长不大、行为习惯毛病多、人际交往障碍,长大后孤僻、自闭、早恋等。对于这样的家庭,小学生要多鼓励家长让孩子适度参与同龄人活动,而已经形成问题的大孩子,则要更加谨慎的引导他与同龄人的交往,逐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更有甚者,教师则要积极寻求学习、专家的帮助,不能轻举妄动。
9.矛盾家庭:因为家庭矛盾,学生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难以静心学习等,严重的留下情感危机、厌学、早恋、自闭、两面派等心理创伤。家庭中出现夫妻不和、婚姻危机、婆媳矛盾、教育分歧等。因事涉隐私,班主任要注意处理的分寸,不便插手大人的问题。但教师可以规劝家长,注意保护孩子的成长,尽量不要人孩子插入大人的斗争,另外也要多加关注孩子,教育孩子大人的事情不要多管、保持中立,要多考虑自己的事情等等。
10.倾斜家庭:家庭中女权注意、大男子思想、过分贬低家庭成员、多子女家庭的区别对待等都是倾斜家庭的表现,会造成男孩女性化、不尊重他人甚至情感危机、人格障碍等严重问题。对于这样的家庭,班主任很难加以纠正,只能据实以告请家长自行调节,对于中学以上的学生,可以重点教育学生减少家庭对齐不利影响。
11.倾斜家族:家族中出现学习好、都学医学、都学法律、都出国等情况,家长就会极力比自己的孩子向其努力,完全不估计孩子的资质、愿望。处于劣势的孩子深受其害而出现心理障碍。班主任要力劝家长实事求是,指出教育不是逞强好胜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要考虑孩子的优势劣势,帮助孩子扬长避短成就自己的天空。
12.特权家庭:家长多以溺爱、管制、冷漠、高期望混合,具有社会地位、影响力,他们的孩子出事能摆平、平常受照顾、同学多抬举、名牌有派头,常会出现花花公子、恶少、寄生虫等问题。对于这样的家庭,班主任既不可低三下四,也不用非要不畏权贵,只要平心静气的指出其问题和危险即可;对于中学生可以注意他的养成和价值观教育。
4积极参阅问题生诊疗案例
参阅问题生诊疗案例,帮助班主任只未然、积极预防的同时也有很多可行的处理之策,快速积累经验,最起码对于新进教师来说,能戒骄戒躁、避免冲动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