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反思日志 -> 问题学生诊疗
问题生诊疗
上传:张可(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08月11日 学生评价:5星 状态:正常
第七章是问题学生诊疗。这一部分对于问题生的界定是:用常规的方法无法起到作用的学生,就叫做问题生,分为四类:行为习惯问题生、厌学型、品德问题生、心理障碍型、“好学生”型。重要是教师要以平等、研究、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面对“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向医生那样,理清思路、注重诊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复杂的、多元的,不能期望用简单的“三招两式”化解,如果教师不能够找准问题之所在,往往还会激化矛盾,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王老师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细致地问题升诊疗的步骤和方法:
1、鉴定谁是问题生,谁不是问题生
2、确定谁是问题生之后,鉴定问题程度
3、看问题生对班级的破坏程度和问题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决定工作的轻重缓急
4、诊疗的前提是全面了解
5、提出假设,初步确诊
6、评估家庭教育能起的作用
7、拿出诊疗方案
8、必须根据治疗效果的犯规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准备修正之
虽然我即将面对的是小学生的教育,问题生可能会少一些,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问题生是我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同时结合了王晓春老师的《问题生诊疗手册》一书,对问题生的诊疗有了初步的想法,但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去学习和实践。
1、临危不乱、稳住事态。问题学生特别善于制造问题,特别容易招老师生气,在问题现场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要学会一些体面地下台阶的招数,让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再进行教育。
2、不要急于做出判断。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教师不要先评价他的对错,而要研究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是什么力量推动他非这样做不可。搞清他的思路,才有可能因势利导。
3、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4、了解情况时,观察法和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学生性格的真实表现,在非正式场合,在同龄人眼里,在游戏中看得更清楚。因此,采用观察法,要特别注意孩子在非正式场合的表现,注意通过学生了解学生。观察之外,也可以适当的搞点心理测验,从中探寻学生的智力取向、情绪状态甚至人格特征。
5、横向、纵向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这是教师的一个基本功,遇到问题,学会展开来思考;采取措施,必须在分析研究和诊疗之后。“没思路”,比没办法更可怕!
6、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学生经常发生的问题有多种,每一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多种,看问题,不光要有道德的视角,还要有科学的视角。
7、评估家庭教育能起的作用。
8、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
9、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之。教师采取措施后,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观察治疗效果,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措施。
科学地进行问题生的诊疗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我们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不光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更关乎学生的人生之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其它年级.1班:郭爽 评价:5星 2014-10-09 10:30:15
很有条理
其它年级.1班:王苏 评价:5星 2014-09-17 20:08:56
有条理地进行了分析总结。
其它年级.1班:贾惠云 评价:5星 2014-09-17 16:08:56
全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