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反思日志 -> 关爱学生,宽严相济

关爱学生 宽严相济

上传:徐学红(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4年12月29日      状态:正常



一、严的教育。



    学生毕竟是孩子,再优秀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从一开始就让他们清楚且遵守校规班纪,谁都不能例外。当然,“严”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1、严之有理。



2、严里含情。



3、严以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



作为教师,看到班级地上有了废纸,我会主动弯下身去捡废纸,当捡到一学生的脚下时,那学生便红起了脸,并说:“老师,我来捡。”我只笑着点头,其他学生都赶忙把自己四周的垃



圾捡起来扔进桶里。慢慢地,卫生保持情况越来越好,每当我躬身捡垃圾时,学生都条件反射般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包干区”干净。



二、爱的教育。



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



1、爱之不宠。



    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要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还是拿前文的第一个例子来讲,迟到的学生中有班干部,假如因为有他们在列就轻描淡写地处理,班级同学会有意见,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班干部自己享受特权,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这对他们本人今后是相当不利的。这不是爱,是宠是害!当然有时优生犯错,为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或场合来教育引导,从而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并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2、爱之平等。



    有人说:“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另外,



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大家都会觉得教师公正、不偏心。



3、爱之可感。



    学生毕竟是孩子,虽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这就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



    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