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日志 -> 评价目的

课堂教学评价

上传:平毅(其它年级.1班)      上传日期:2015年10月27日      状态:正常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把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简化成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进而简化为简便易行的纸笔检测。它的评价是面向“昨天”的,只是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方面去寻找差异,分等排序,所强调的是评价的鉴定、分等作用。因此,它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刻板,难以科学地检测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21世纪评价观则把教学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加以运用,其中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的分等排序。它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但只是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去发掘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快速全面的发展。换句话说,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其职能在于诊断教学中和学生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在语文课堂中第一课时在自主学习生字词和读课文时采用的评价方式通常是

自主朗读评价1自学评定、小2组成员互评。例如: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不丢字、不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磕巴)。我能( ☆ );我还需要练练(   )。

3小组成员互帮互助:①同伴互读课文,做到正确( ☆ )、流利(☆ )、有感情( ☆ )。

②同伴互读互查上面的词语和注音,做到读音准确、知意思、会组词( ☆ ),还需要教一教(   )。

自主学习生字词学习评价:自主评定、随堂练习、字词检测、单元检测。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采用 

1自学评定2随堂练习3小组互评、4、小组之间交流贴互相浏览补充完善。

此外还有单元检测。

 习作评价:自我评定、小组评定、全班交流、试卷。

口语交际评价:小组评定、全班交流 

最后还有综合学习评价:小组评定、全班交流、单元测试。

    我觉得在运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方式不够全面,有些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方法不够科学,不善于运用学习前的对学生学习诊断,在今后还需要多学多实践。